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南开大学举行杨振宁先生追思会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10-30 00:01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刘喆萱 摄影 宗琪琪)梧桐叶落,马蹄湖静。10月28日下午,杨振宁先生追思会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省身楼举行。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葛墨林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师生代表齐聚,追忆这位与南开有着近四十年深厚情缘的科学巨匠,纪念这位对南开情深意重的前辈师长。追思会由南开大学副校长、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所长白承铭主持。

  10月18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南开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创建者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始终关注和支持南开大学发展,为南开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1986年,他应邀担任南开大学名誉教授,与陈省身先生共同倡导在南开创建理论物理研究室,并投入大量精力亲自指导开展工作,为我校搭建起顶尖学术平台。此后,他与我校葛墨林教授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多次来校为师生进行学术报告,鼎力支持学校邀请世界一流学者前来交流和任教,组织了很多重大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出了一批批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杰出人才。

  “先生一生荣誉等身,但更令人景仰的是他始终如一的赤子之心。”杨庆山说,我们所追思和崇敬的,是杨振宁先生勇于突破、追求真理的辉煌征程;我们所追思和颂扬的,是杨振宁先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底色;我们所追思和感念的,是杨振宁先生对南开的深情厚谊和鼎力支持。他强调,杨振宁先生曾说,自己对南开有着深厚的感情。杨振宁先生对南开的全方位帮助和支持,惠及南开几代学人,这份特殊而深厚的情谊,值得我们永远感恩和怀念。

  杨庆山对后辈学人、青年学子提出三点期望:要以杨振宁先生为榜样,永葆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甘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要追随杨振宁先生脚步,永葆对国家民族的无限赤诚,把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要不负杨振宁先生期望,永葆对南开事业的使命担当,夯实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优势,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新跨越,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90年代初的一次会议上,我第一次见到杨先生。”龚克以一段段饱含深情的亲身回忆,勾勒出杨振宁先生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他动情地提及杨先生在2021年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上对老友邓稼先的隔空回应。50年前,邓稼先曾在信中改苏轼名句,寄望杨振宁“千里共同途”。50年后,杨振宁坚定回应:“后来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50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 龚克强调,纪念杨振宁先生,最重要的就是继承这份“共同途”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伟业共同奋斗。

  “杨振宁先生1986年到1996年这十年间,在中国的学术活动主要是在南开的,也就是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作为追随杨振宁先生的晚辈,葛墨林在发言时数度哽咽,“我不是杨先生直接的学生,水平比他学生差得多。杨先生非常会看方向,这是科研最重要的。”他回忆到,杨振宁先生与陈省身先生在1986年选择信任他共同建设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并为研究室指明了“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等前沿方向,展现出卓越的学术远见。

  葛墨林亲眼见证了杨振宁先生对南开的无私付出。从研究室方向的确定,到仪器设备的添置,甚至国际会议所需的咖啡杯,杨振宁先生都考虑得细致入微。他特别提到杨振宁先生曾说“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80年代条件艰苦时期,杨振宁先生坚持中外学者待遇平等,亲自从香港换汇资助会议。“到南开来的学者,无论多有名都不敢‘耍大牌’”,葛墨林说,在杨振宁先生的悉心指导下,理论物理研究室培养出了一批批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杰出人才,“他们都很爱国,传承了杨振宁先生的赤子情怀”。

 

 

  “我是听着杨振宁先生故事长大的物理工作者之一。”物理科学学院院长张国权说,杨振宁先生的爱国情怀、对物理学科发展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和杰出贡献及其学术观点、物理研究的态度等,令他受益匪浅,“我们要将科学家精神发扬光大,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副所长冯惠涛回顾了杨振宁先生与陈省身先生的深厚情谊。他说,从杨振宁先生的父亲杨武之先生与陈省身先生的师生之谊,到杨振宁先生在西南联大曾受教于陈省身先生,再到1985年陈省身先生创建南开数学研究所后,特邀杨振宁先生筹建理论物理研究室。“这种奇妙且深厚的因缘,一直延续到学术领域”,他们的情谊生动诠释了“物理几何是一家,共同携手到天涯”的深刻内涵。“今天是陈省身先生诞辰114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缅怀杨振宁先生更具有特殊意义。我们必将以二位先生为榜样,全身心专注于科学研究的事业,以丰硕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的科技强国战略。”

  在谈到杨振宁先生的精神传承时,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博士生刘志洁说,作为青年学子,必将铭记杨振宁先生的教诲,在科学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在人生的追求中不忘初心,传承杨振宁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更在人格上不断砥砺,努力成为有担当、有情怀、有风骨的人。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杨振宁先生虽已离去,但他留下的科学遗产、治学态度和家国情怀,是一代代南开人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杨振宁先生与南开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他亲手创建的理论物理研究室将继续见证科学的进步,他倡导的治学精神也将继续启迪一代代南开人。继承和发扬先生的遗志,是南开人对他最好的纪念,他那份“共同途”的承诺与期许,将永远激励着后学在科学道路上勇攀高峰。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抖音精选公开课南开大学专题...
泰康保险集团一行来南开访问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回顾...
南开大学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南开学者转写出版《道德经》...
“你是我的眼”视障艺术家公...
教育部简报:南开大学深化卓...
南开团队连续23年发布《中国...
南开研究团队发布《大湾区上...
南开大学承办第十八届中国密...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