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刘喆萱 摄影 宗琪琪)十月的南开园,秋意渐浓。省身楼前,络绎不绝的校友们驻足合影。他们中有的两鬓微霜,已是学界栋梁;有的青春正好,正为学术新锐。二楼报告厅内,群贤毕至、高朋满座,期待着这场难得的“团圆重聚”。
10月18日上午9时,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建所40周年发展论坛——校友专场举行。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来自世界多所知名数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追忆陈省身先生风范,回顾研究所40年来发展历程,汲取前行力量。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南开大学原校长侯自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葛墨林,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龙以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孙昌璞,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王长平,南开大学副校长、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所长白承铭出席活动并致辞。
“在南开大学建校106周年、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与了系列活动,深受触动。”杨庆山在致辞中向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致以热烈祝贺。他表示,陈省身先生是国际著名数学家,他深厚的家国情怀是全体南开人学习的榜样。陈先生为数学所的创立、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大批杰出数学人才。近年来,数学所发展态势蒸蒸日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显著,已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学术高地,是南开与中国的骄傲。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数学学科建设,希望研究所传承陈省身先生的精神,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白承铭系统回顾了陈省身数学研究所4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他从1985年在艰难时期建所讲起,细数了在陈省身先生引领下,研究所“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初心与实践,列举了研究所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如今,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在陈省身先生的精神感召下,正以“迈向世界一流的国际数学研究机构”为发展目标,共同促进中国数学取得更大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数学强国梦。
侯自新回忆了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创建之初艰辛历程。1981年,胡国定先生赴美访问时专程拜见陈省身先生,陈先生明确表示,“要落叶归根,要回国办数学研究所”。这份远见卓识与赤子情怀,推动了中国数学的蓬勃发展。侯自新指出,南开数学研究所自从成立,它不仅是南开的,更是全国的,在全国起到了引领作用。希望新一代南开数学人努力做好的数学,作重大的贡献,争取在更短的时间内有更多的优秀杰出的成果诞生,推动建设数学大国、数学强国的梦想进一步实现。
“我感恩南开、感恩数学所、感恩陈省身先生、感恩杨振宁先生。我在这里待了39年,这是我一生非常宝贵的时间。”葛墨林以“我纯粹是带着私人感情说的”开场,动情地回忆起1986年,陈省身先生高瞻远瞩,邀请刚从美国归来的杨振宁先生在数学所内建立理论物理研究室,开启了交叉学科探索的历程。在研究室筚路蓝缕的初创期,是“杨振宁先生每年都来,亲自提出重要的研究方向”,并在外界质疑的艰难时刻,给予了坚定不移的支持。他特别提到,杨振宁先生不仅在学术上高屋建瓴地指引方向,更在细节上倾力相助——从国际顶尖学者的邀请与旅费,到从香港运来的计算机、复印机乃至咖啡杯,事无巨细,关怀备至。葛墨林寄语在座青年要勇于在激烈竞争中“冒”出来,“为南开争光,为数学所争光,‘杀’出一片天下,‘闯’出一个大陆!”
龙以明分享了他与陈省身先生初次见面的难忘回忆。那次见面中,陈先生对晚辈的悉心关怀让龙以明深切感受到了前辈学者的大家风范,也坚定了他回国投身南开数学事业的决心。他指出,前辈们留下的最宝贵遗产,是一种“立足南开、服务全国、放眼世界”的胸怀与格局。今天,我们拥有了更优越的条件、更强大的团队和更广阔的舞台,更应继承这种精神,将研究所打造为汇聚天下英才的学术高地和推动学科创新的策源地,不负前辈嘱托,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为将中国早日建设成为世界数学强国而不懈奋斗。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已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在国内外数学各领域崭露锋芒的优秀人才,其中一些人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
孙昌璞在致辞中满怀深情地表示,自己今天是“带着一颗深深的感恩之心”回到南开。他回顾了1989年至1992年间自己在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求学的经历,强调那段时光不仅奠定了他学术道路的基石,更让他深刻感受到“南开数学所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大家庭”。在陈省身先生高瞻远瞩的办所理念指引下,南开数学所的卓越学术氛围让他和他的同学们受益匪浅。走过近40年,他欣慰地看到,如今研究所的新一代年轻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展现出蓬勃的活力。
方复全特别感念陈省身先生对青年学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分享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他赴德访学期间,陈先生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亲自写信并筹措经费,默默为他延长了访学期限。“我从未向陈先生提过任何要求,但他却主动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搭桥。这体现了陈先生乃至南开数学所一以贯之的育人理念,将优秀的种子撒入适宜的土壤,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让他们自己‘冒’出来,茁壮成长。”他展望未来,祝愿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能吸引更多国际顶尖人才,真正实现陈省身先生建设“数学强国”的梦想。
青年教师,年轻的硕士生、博士生们坐在会场中间,心潮澎湃。陈省身数学研究所40年的历程,对他们而言,既是厚重的历史,更是前行的底气。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师代表李琼玲从当年怀揣理想的博士后成为了数学所内深耕不辍的学术骨干。她最感念的,是这里“静心治学、敢试敢为”的纯粹环境,小到为一堂课的效率而在一周内更换四块黑板,大到鼓励青年教师提出构想并放手去试,点滴细节都蕴含着对学术的尊重与对人的信任。“愿延续这份开放与真诚,做出更有价值的研究,培养出更有担当的学生。”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代表陈恒宇在发言中说,作为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的新一代学子,我们站在前辈们用四十载耕耘铸就的学术高地上,满怀感恩。未来将以陈省身先生的精神为灯塔,用青春的执着续写求真探索的新篇章。
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代表邹云雁说,从仰望教科书中“陈省身”这三个字的光芒,到真正走进这座学术殿堂,她体会到了从“推开数学之门”到“走进数学深林”的蜕变。我们新一代青年学子,必将接续先生点燃的火炬,在中国数学的星空中追逐光芒,脚踏实地、不负热爱。
活动结束后,许多校友依然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在省身楼前的草坪上漫步,在陈省身先生的墓前静立,在熟悉的走廊与黑板前寻找着当年的记忆。秋日为一切染上金色的光晕,仿佛先生欣慰的目光。
1985年10月17日,南开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陈省身先生提出的十二字建所方针
陈省身先生考虑到数学与理论物理密切结合的特点,于1986年决定在所内建立理论物理研究室,陈省身先生特意邀请杨振宁先生筹建并指导理论物理研究室的建设与研究。
40年,是时间的刻度,更是精神的接力。1985年10月17日,“整体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先生在母校南开大学创立南开数学研究所,希望为在数学方面愿意潜心研究的人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青年人尽早地懂得欣赏“好的数学”。198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应陈省身先生之邀在所内建立理论物理研究室,为该所奠定了坚实的国际学术基础。自建所以来,研究所始终秉持“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宗旨,着力在本土培养数学人才,邀请世界一流数学家来校讲学,举办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为南开数学在全国乃至世界赢得了盛誉。
光阴流转,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继承陈省身先生的遗志,向着建设数学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从南开数学研究所到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名称虽变,但对“陈省身猜想”一以贯之的追寻从未改变。
从论文登上数学顶刊的突破,到在国际数学家大会演讲台上的亮相,从陈省身数学奖的颁发到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校友中涌现出众多杰出科学家与享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如今,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已形成一支具有国际前沿水准的精干研究团队,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另有南开大学讲席教授5人,其中含两位85后,主要研究方向涵盖微分几何、非线性分析与辛几何、组合数学、动力系统、调和分析、算子代数、李理论、密码学、编码理论、信息论、数学物理、理论物理等多个重要领域,学术影响遍及全球。
手稿上的公式仍在生长,黑板上的演算从未停歇。那颗深植于南开沃土的种子,早已枝繁叶茂。今日,又是一个崭新的起点,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的答卷,正在未来挥毫续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