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榕)12月12日至15日,“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碳中和技术分会场”国际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业务东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罗景山担任会议主席。来自新加坡、韩国、美国、西班牙、中国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会议。
陈军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欢迎。他指出,光电催化技术对推进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国际产学研用会议,构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光电催化技术的发展,推进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为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范红金,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Boon Siang Yeo,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教授Jae Sung Lee、Jungki Ryu,韩国科学技术院教授Jihun Oh,美国莱斯大学教授汪淏田,西班牙巴斯克大学教授Federico Calle-Vallejo,北京大学教授郭少军,清华大学教授朱永法,南京大学教授李朝升,天津大学教授张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研究员王要兵、化学所教授陈春城,大连化物所研究员章福祥,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余家国,黑龙江大学教授付宏刚,天津理工大学教授鲁统部等分别就光电催化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作邀请报告。在交流环节中,与会师生与专家学者积极互动,共同探讨光电催化研究前沿和应用前景。
本次会议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需求,聚焦光电催化水分解、二氧化碳还原等研究方向。会议由南开大学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和eScience编辑部主办,新一代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引智基地、教育部薄膜光电子技术工程中心、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和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协办,并得到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天津教育委员会支持,以及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指导。
据悉,教育部于2018年创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旨在推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聚焦产业需求、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开展深度合作,搭建中外学术交流及合作对接平台,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