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李享 摄影 宗琪琪)10月8日,校党委书记杨庆山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研究部署有关工作。校领导陈雨露、杨克欣、赵美蓉、梁琪、牛文利、盛斌、方勇纯、白承铭、朱守非,校党委常委于海、李君参加学习。
会议指出,本次大会是从教育层面对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强调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深刻回答了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一系列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要从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当前教育发展的背景和形势,深刻认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深远意义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特殊性,深刻理解建成教育强国作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的重要思想和定位,增强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龙头的使命感、责任感。
会议强调,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体。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一体改革。要坚定在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自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根本作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全局思维,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及其内在逻辑,寻找三者之间能够充分实现有机融合、高效反应的机制,从交叉学科中找寻新的增长点,通过改革创新机制,实现倍增效应。要坚持以“四个面向”为重要基点,着力开拓科技创新建设新格局,不断健全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加快推动有组织科研,有组织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和咨政服务能力提升。要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巩固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的实效,持续打造具有南开特色的品牌活动。
会议指出,要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的意义内涵。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对于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人才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召开学校人才工作会议,举办国际人才论坛,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会议强调,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抓好人才工作,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战略意义,始终把人才作为兴校强校之本,将人才强国战略同人才强校战略结合到一起,紧紧围绕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等重大部署前瞻谋划、长远规划,推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构筑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推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升级行动计划走深走实,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要坚持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核心主线,着力形成高水平专家型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以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为发力点,加强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团队建设,加强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建设,持续打造“雁阵齐飞”的人才发展格局,健全人才评价与人才激励机制,持续将人才队伍建设转化为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
学校各二级单位党委书记,机关各部门、直属和后勤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