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南开师生六语种版《雷雨》登上北京人艺舞台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4-05-21 11:06

   致敬校友曹禺经典剧作诞生90周年 

  南开新闻报讯(记者 李梦楚 通讯员 呼月红 崔丽月)今年适逢著名戏剧家、南开大学校友曹禺先生的经典剧作《雷雨》发表90周年。为了致敬这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走向成熟的经典作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于5月18日至19日举办以《雷雨》为设计主题的,2024年“人艺之友日”系列活动。曹禺先生母校南开大学的六语种版《雷雨》应邀登上北京人艺舞台。

    5月18日,来自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外文戏剧》课程组的60余名师生用英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等6种语言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连演六场《雷雨》经典片段,以多语种诠释经典戏剧的魅力。这也是多语种外文戏剧版《雷雨》首次在北京人艺演出。

俄语版《雷雨》第三幕演出画面

日语版《雷雨》第四幕演出画面

  演出当天,人艺小剧场座无虚席。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费德里科·安东内利、日本驻华使馆参事官名子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主任野田昭彦等嘉宾和现场近500名观众一同观看了演出,沉浸式体验了不同语言文化在经典话剧作品中的精彩碰撞。

西班牙语版《雷雨》第一、二幕演出画面

  一名观众在看完西班牙语版的《雷雨》后,对演员们饱含情感的表演和高度还原的舞台布景赞叹不已。她表示,虽然是以外语演出中国戏剧作品,但她通过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能够清晰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复杂关系,深刻体会到他们的情感起伏与纠葛,也感受到了中国戏剧通过不同语种的演绎,走向世界舞台的广阔前景。

英语版《雷雨》第一幕演出画面,左为周萍饰演者张译文

  英语版《雷雨》第一幕中周萍饰演者、南开大学外文剧社社长、2022级翻译系本科生张译文表示,自己非常珍惜这次演出机会,通过演出,不仅让他领略了戏剧表演的魅力,更让他深刻感受到了用外语演绎中国优秀戏剧的价值。他说,这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文化创新,让中国经典戏剧走向世界。

葡萄牙语版《雷雨》第二幕演出画面,左为蘩漪的扮演者于竹溪

  葡萄牙语版《雷雨》第二幕中蘩漪的扮演者、2021级葡萄牙语系本科生于竹溪说,为了演好角色,她深入阅读研究了《雷雨》的中文原著和时代背景,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她认为,熟练掌握语言是演好角色的基础,如何通过语言来准确传达角色情感也是一种挑战。

  意大利语版《雷雨》的指导教师乐小悦表示,看到意大利语与中国戏剧以这样的形式相结合,感到非常自豪。她认为,外文戏剧是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能够促进中外文化的沟通交流,还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与南开剧组师生合影

  演出间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专程前来对南开剧组师生给予鼓励。他高度肯定了南开大学外文戏剧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并表示通过外语演绎中国经典话剧非常有利于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期待双方未来能有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

  据悉,作为中国北方话剧的摇篮,南开话剧传统已逾百年。成立于1974年的南开大学外文剧社,曾于1985年、1986年分赴美国、日本等国家,前往斯坦福大学等10余所院校,进行文化交流与汇报演出,受到广泛好评,并开创了中国大学生在境外用英语表演中国话剧的先河。曹禺先生曾观看外文剧社英文版《雷雨》的演出,并给予了高度赞扬和鼓励。

国家一级演员温丽琴指导外文戏剧《雷雨》表演

南开外文戏剧课堂 宗琪琪摄

  近年来,作为贯通第一、二课堂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多语种开设《外文戏剧》课程,此次《雷雨》演出也是课程的结课考核。该课程主要面向英语、翻译专业大一学生和非通用语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由戏剧研究方向的专业教师、学院外籍教师、专职团干部、校外戏剧专家等联合指导,师生共编共译、共学共演,旨在培育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不断推动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编辑:李梦楚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南开...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
话剧《周恩来回南开》首演师...
南开大学启动2024年“师生四...
中国叙事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
南开大学与弗林德斯大学合作...
南开大学京剧团与台北京剧团...
陈雨露调研医学院
南开大学-新奥集团认知科技创...
中国式现代化与地方政府发展...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