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王磊教授团队揭示了引起脑膜炎的三种主要细菌利用同一机制穿越血脑屏障,并详细阐述了其分子机理。细菌性脑膜炎具有高致死率和严重的后遗症,目前治疗手段缺乏。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细菌穿越血脑屏障的机制,对脑膜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于9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细菌性脑膜炎是病原细菌感染引起的包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在内的炎症反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细菌性脑膜炎治愈后可能伴随脑瘫、智力迟钝以及癫痫等神经性后遗症。细菌性脑膜炎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此深入研究脑膜炎病原细菌的致病机制,进而寻找针对病原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和防控方法一直是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血脑屏障保护中枢神经系统,避免血液中有害物质或细菌进入大脑。脑膜炎病原细菌能够穿越血脑屏障,入侵大脑,进而引发炎症,但是该穿越机制的分子机理一直未被阐明。我校研究团队针对这一关键问题,经过多年攻关,发现主要脑膜炎病原细菌——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neonatal meningitis Escherichia coli通过劫持铁转运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的胞内运输,穿越血脑屏障。研究结果提示主要脑膜炎病原细菌利用共同机制穿越血脑屏障,因此这一机制的发现为开发防治细菌性脑膜炎的广谱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同时也为递送药物穿越血脑屏障提供了新思路。
这是王磊教授团队继2007年发表我校首篇PNAS论文之后,第四次在PNA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我校王磊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程志晖研究员、博士生郑杨洋、洋雯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论文成果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307899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