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长安三万里》火出圈 背后是这位南开人的追光十年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3-07-24 19:18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高雨桐 吴军辉)这个夏天,“史上最长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一幅壮阔华美、气象万千的盛唐画卷,李白、高适、王维、杜甫等“顶流”轮番登场,令人目不暇接,不仅让各地影院屡现“大型背诗现场”,各大媒体更是纷纷发文点赞,网友评论“身体里诗词的DNA狠狠动了”。一时间,《长安三万里》成了街谈巷议、少长咸宜的热门话题。

  《长安三万里》的背后有这样一位南开人。他理工科出身,却转型投身文化产业。他与合伙人一起创办追光动画,志在做出比肩世界的国产动画电影。他带领团队十年追光,打造了《小门神》《白蛇:缘起》《新神榜:杨戬》等国漫佳作,实力圈粉无数。

  他就是追光动画总裁、《长安三万里》监制、南开大学1991级计算机软件专业校友于洲。日前,我们独家专访了于洲校友。快来听他解读《长安三万里》,讲述十年追光的故事吧。

  把盏豪饮的诗情画意 属于中国人的“独家浪漫”

  诗词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正如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南开大学教授叶嘉莹先生所言,只要有中国人,古典诗词就不会消亡。

  片名为什么要叫《长安三万里》?于洲说,希望以此展现盛唐的一幅恢宏画卷,大唐诗人们星光璀璨的群像。有很多历代古诗提到三万里,比如宋之问诗“帝乡三万里”,孟浩然诗“胡地迢迢三万里”,乔备诗“沙场三万里”,说的是地面距离;李商隐诗“八骏日行三万里”,说的是仙界的距离;唐彦谦诗“鹏程三万里”,比喻人的前程远大;李洞诗“唐封三万里”,赞美唐王朝的国土辽阔。

  “盛唐的灵魂是唐诗。长安是诗人的理想之地,诗人们建功立业、报效国家,都要去长安。可以说,三万里是他们追求理想的人生历程。”于洲说。

  《长安三万里》选取了48首古诗,用168分钟的片长讲述了李白与高适的一生往事。电影上映后,观众们对主人公李白与高适热议不断。

  “他们俩,一个是谪仙人,一个是世间人,都取得了传世的成就,难分高下,也确实不应被比孰高孰低。高适、李白、杜甫我都喜欢。”于洲表示,创作《长安三万里》的关键词是唐风、诗意、壮美、考究。不少影迷发现,制作团队从人物、马匹、服饰、器物、礼仪、建筑甚至一些不起眼的细微之处都反复雕琢、严谨考证。

  于洲在《长安三万里》首映礼现场(右起第三)

  “团队用了很多细节展现大唐盛像和唐诗意境,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观众肯定会有不同的观影感受,非常值得二刷、三刷,相信每一次观看都会有新的发现。”于洲说。

  追光十年  志在“讲好中国故事”

  创业前,于洲曾任优酷土豆集团高级副总裁,亦曾在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位。因为热爱动画电影并看重其未来发展前景,2013年,他与INSEAD商学院同窗、土豆网创始人王微,南开同窗袁野共同创立了“追光动画”。

  “‘追光’源于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拼命追赶太阳,最终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留给后人。我们希望追光动画也拥有远大的目标,能做出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于洲说。

  “中国团队,为中国观众,讲述中国故事,根植的是中国文化。”从最初的《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到《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和《长安三万里》,十年间,心怀这一核心价值,追光动画勤奋耕耘,保持一年上映一部电影。

  攒了十年“功力”,追光动画推出了“新文化”系列电影开山之作——《长安三万里》。新文化系列是以中国历史上的闪光人物和经典作品作为创作对象,用动画电影的形式,向当下的年轻观众、家庭观众讲述他们的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让我们之所以为中国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从基因里带来的,如同草木对大地、雨露对江河湖海的热爱。”于洲说。

  作为开篇之作,《长安三万里》的核心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古诗词”。观众对古诗的熟悉,既是便利更是挑战。从立项到上映,整个追光团队上千人带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敬畏,诚惶诚恐地打磨了三年。

  一部目前中国影史上时长最长的动画电影,一部首次尝试以中国历史人物着手的国产动画,究竟观众会不会认可,谁也不敢说。事实上,正是这一步“险棋”,创造了追光动画十年来最好的首映成绩。目前,影片豆瓣评分8.2,总票房突破10亿。不过,比起可观的数据和流量,最令创作团队欣喜的是来自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共鸣。

  “我们对《长安三万里》非常有信心,因为我们对中国文化在当代的自信和力量有信心。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是刻在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于洲说。

  难忘南开求学时光 时刻谨记公能校训

  电影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能给人许多影响。中国的年轻一代,对根植中国文化、彰化自信的中国原创动画电影有着无限期许。于洲认为,新一代中国动画电影人理应扛起这份责任。“南开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精神就是要我们心有大公,不断挑战、不断创新、不断回馈!”

  三十年前,于洲在南开大学参加篮球赛(第二排左一)

  回忆起求学南开的日子,于洲认为那是“难忘而珍贵的时光”。1991年,于洲从山东青岛保送至南开大学,本科期间担任了班长、系学生会主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成长。

  于洲难忘计算机系模式识别实验室林贻佳老师。“我深受林老师教诲和关心,尤其是当我决定放弃本专业保研、研究生转去学习经济领域,得到了林老师的支持和鼓励。”

  “从南开学习计算机到现在做动画电影,中间横跨了很长的时间,经历了很多学业和职业的发展。对我来说,是南开的四年,给我大学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毕业前夕于洲和大学同窗打网球

  对于如今的学生“专业选择困难”,于洲说:“大学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更重要的是不要虚度光阴。南开这个平台起点很高,无论是现有专业的学习,还是其他领域的探索尝试,南开能给大家提供非常多的可能,学习的机会和渠道也非常多,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精神和判断,建立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而南开精神的滋养更令于洲受益匪浅。“在南开,我打下了终身学习的基础,始终保持对新领域的好奇心,对专业和匠心的敬畏心。虽然离开南开园很多年了,但一直没有忘记‘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一直没有停止学习,尤其近些年来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白和高适那般人物,都会遇到不得志的痛苦。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在创业初期也是一样。”说起曾经的困难和波折,于洲云淡风轻,“南开人都知道有句话叫,‘南开南开,越难越开’。只要目标有意义,前途光明,道路再艰险,都应该知难而进,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达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植根中国大地,胸怀文化自信,像于洲这样的新一代中国动画电影人正以全球视野和工匠精神,努力探索一条兼具底蕴、温度、审美的优秀国产动画电影创新发展之路。

  愈挫愈勇,越难越开,是每一位南开人的精神品格。在困境中永不言败,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永不言弃,这是《长安三万里》传递给每个观众的精神力量。面向下一个十年,相信南开人于洲会带领追光动画发掘更多中国元素,讲好更多中国故事,让我们一同期待更多精彩……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学校召开2024年度中层班子和...
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贯彻落实《学位法》 以法制保...
南开大学2025年新年贺词
我校原创话剧《周恩来回南开...
校领导带队赴济南市新旧动能...
南开大学三项目获国家社科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南开大学-中海油服学科建设暨...
南开大学五项目获批研究阐释...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