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微纳操作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项目综合绩效评价被评为优秀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3-06-24 15:46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孙明竹)近日,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进行的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出炉,由南开大学牵头承担、南开大学赵新教授作为负责人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微纳操作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以94分的高分成绩被评为优秀。

  该项目围绕细胞等生物活体与微纳器件等两类典型操作,拓展了机器人技术驱动、标定、检测、建模与感知等方面的技术前沿。提出粘滑复合驱动方法实现了纳米操作机器人的1.81nm定位精度;研制了世界首台24自由度外插式SEM-TEM纳米机器人联合操作平台,实现了亚纳米级(0.15nm)精度标定;突破了基于探针磁扭直驱的细胞力学宽频域检测技术,实现了细胞/亚细胞多维度动态力学特性的原位表征;突破了细胞应变在线感知技术,开展了自动化动物克隆全流程示范应用,培育出世界上首批由自动化微操作获得的8头克隆猪。 

  该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自动化操作克隆全流程,培育出克隆动物。在显微视觉、细胞受力分析、细胞内应变评估等方面取得突破。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封面论文、IEEE TASE年度最佳论文等一批高水平论文。“活体细胞精准操作机器人技术及系统”获2022年天津市技术发明特等奖,“微纳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入选2022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该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针对畜牧业育种“卡脖子”问题,自动化克隆技术已用于种猪育种生产。由机器人操作得到的克隆猪已在京津冀繁育克隆猪后代1.9万头,经济效益1.3亿元。自动化克隆技术用于种猪育种被人民日报等40余家媒体报道,天津科技局持续关注项目产业化,以“以学促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为题,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项目组将致力于将项目成果从细胞拓展到早期胚胎,开展早期胚胎原位精准操作与全流程监控方法研究,为胚胎操作技术拓展全新思路,促进胚胎工程的发展。

编辑:聂际慈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我校获批42项国家社科基金年...
南开大学中外师生喜迎中秋佳节
南开学者入选首期“何享健青...
2025级援外学历学位教育软件...
“北疆文化神州行”乌兰牧骑...
南开学子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
《南开大学德育工作资料汇编...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吴卫辉...
南开大学获捐朱剑寒先生珍贵...
林郑月娥访问南开大学并作主...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