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南开大学2021年重要新闻回顾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2-01-01 12:27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南新宣)砥砺奋进启新程,公能日新谱华章。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新百年聚力腾飞的提速之年。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南开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显著。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让我们一起总结回顾2021年南开大学重要新闻,总结经验,积蓄力量,继续前行。

  1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有关工作部署,在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二指导组指导下,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推进,举办党史学习教育暑期读书班,举行多层次宣讲报告会,用好课堂阵地,深化研究阐释,创新形式载体,强化学思践悟,高质量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扎实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广大党员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力量。

  这一年,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系列主题活动,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课题成果交流座谈会,承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两周年宣讲报告会,联合新华社推出《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爱国三问”》等重磅作品,以“标杆”标准持续推动“谱写六个新篇章”落实落细。

  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我校师生员工热切关注,收听收看大会盛况,以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学校党委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彰大会,为党龄超过50年和党龄满30年的老党员代表颁发纪念章和纪念证书,表彰“两优一先”和“创最佳党日”活动。承办高校社科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座谈会南开大学专场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理论研讨会,与天津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编写出版《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发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讲述百年大党的奋进故事,发出研究阐释的南开强音。

  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3 南开大学党委接受中央第十巡视组巡视认真推进整改落实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21年5月8日至7月5日,中央第十巡视组对南开大学党委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巡视。巡视期间,我校党委和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及师生员工高度重视,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作为支持配合巡视,坚持边巡边改、立行立改。9月3日,中央巡视组向学校党委反馈了巡视意见。学校党委将巡视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最高的摆位、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实的作风,认真推进整改落实。集中整改期间,党委聚焦政治巡视,坚持“标杆”标准,强化问题导向,做到真改实改、彻底整改;落实政治责任,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形成抓整改落实的责任闭环;把握政治机遇,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党委坚持不懈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巡视整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呈现出新局面。

  4 第十次党代会筹备工作全面启动

  中国共产党南开大学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全面启动,学校制定了筹备工作安排意见,稳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坚持发扬党内民主,严谨规范选举党代表,“三上三下”酝酿新一届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和纪律委员会人选。梳理总结过去5年南开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思考完善今后5年的发展思路和举措,集思广益进行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的起草。

  这一年,学校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化学学院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党建质量提升“对标争先”培育行动计划培育创建单位通过验收,举办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提升党建工作能力专题培训班、年轻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实现南开大学第九届党委校内巡视全覆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专题警示教育会,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纵深发展。

  5 编制实施《南开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21年,学校高水平编制实施《南开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包括定位与依据、基础与形势、思路与目标、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重点任务举措、资源配置与支撑保障、组织实施7个部分。“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思路,着力构建育人生态、学科生态、人才生态、创新生态、开放生态、文化生态、治理生态齐头并进、协同支撑的高质量发展“南开生态”。着眼“双一流”和社会主义标杆大学建设,明确提出2035年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将南开建设成为“更高质量、更求卓越、更有格局、更受尊重的高等教育典范”,进一步凝聚起南开人为新百年发展合力奋进的共识。

  6 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

  2021年,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有机融合,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全面落实《南开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推动课程思政“一院一案”有效实施。5教授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4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5门课程获评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种教材获评天津市首批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成立南开大学中华美育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心。持续强化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陈军当选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评选第九届“良师益友”。南开师生“同学同研”工作室入选中国科协2021年学风传承示范基地。李娜当选“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这一年,南开学子刘昕倬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夏士齐摘得第十七届“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光学奖”,黄逸凡获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一等奖;南开大学团队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摘得3金2银5铜,刷新历史最好成绩,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全国性比赛中表现亮眼;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南开学子刘昱辰获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男子甲组65kg级金牌。

  7 教育教学  质量提升

  2021年,学校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为核心,推动“五育融合”,构建“师生共同体”,深化本硕博、招培就一体化改革,育人水平再上新台阶。

  持续推动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新增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密码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认证,新增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6项,天津市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南开5部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逄锦聚、顾沛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邱晓航、范小云获评“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制定《南开大学2021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方案》,完成6个模块的通识必修课程改革与建设,打造“名师引领”通识课,建设“服务学习”系列课程。发挥专业学院和智慧书院协同育人功能,新增6所智慧书院,现有书院总数达11所。推动多样化人才培养,现有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形成“8+4+X”特色培养模式,承办“拔尖计划2.0”首届全国基地优秀学生学术交流会。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功举办首届华北五省市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案例大赛。

  8 新增院士  人才汇聚

  这一年,卜显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米夏埃尔•格雷策尔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其林获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新增杰青等领军人才6人、国家“四青”人才36人,新增天津市人才项目及团队29人(个)。病原体进化机制及致病机理研究创新引智基地获批建设。

  这一年,学校聚焦青年人才培养,继续发挥好博士后人才培养蓄水池作用,招聘全职博士后117人,续聘二期博士后42人,为法学、药学、软件工程3个一级学科申请博士后招收资格,入选全国博管会“2021年度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14人,创历史新高。成立青年学者创新联盟,激发青年人才学术活力和创新热情。

  各类人才赢得良好声誉。饶子和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许京军当选欧美同学会理事会副会长、天津市欧美同学会会长,庞代文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刘伟伟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李月琳当选信息科学与技术协会亚太分会主席,张玉利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

  9 学科建设  迈向一流

  2021年,学校以“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引领学科发展,“双一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文科振兴”“理科提升”“工科攀登”“生医发展”四大学科计划统筹推进。首届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项目全面启动,新闻与传播学院揭牌成立,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联合创办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文科振兴”持续加力。化学学科创建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举办,物理学科创建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启动,汇聚学科发展合力,“理科提升”不断加速。新增“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进一步完善博士专业学位类型和人才培养体系,“工科攀登”持续加快。医教研协同不断深入,学校与天津市眼科医院合作共建南开大学眼科学研究院,免疫研究所揭牌成立,ESI全球前1%学科增至15个,微生物学跻身榜单,“生医发展”不断加强。前沿交叉学科中心大楼建设进展顺利,为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这一年,学校还启动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组织参评了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

  10 科研创新  活力迸发

  2021年,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科研成果在《科学》(Scie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陈军团队成果获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严秀平团队成果获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3项成果获天津市科技奖,年度唯一自然科学特等奖花落南开;取得授权专利355项,同比增长35%。

  这一年,学校加大对重点重大和人才团队类项目的培育力度,共获得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课题12个,国际合作专项项目3项,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项,重点类项目17项。获得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1项,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项。283个项目获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21年,学校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优化整合等工作。11月29日,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揭牌成立,聚焦原始创新,长效服务国家和天津重大需求。首批聘任12名技术经纪人,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11 人文社科  硕果累累

  2021年,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形势喜人。76项目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其中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位居全国第四、全国高校第三,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及青年项目共立项48项,居全国高校第五,立项数为历年之最。同时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

  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入选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93项成果获第十七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成果获第二十一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王利华编著的《中国环境通史》获评2019年中国历史学优秀著作。学术期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库”首本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论稿》出版。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首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南开大学入选天津市首批科技创新智库,《南开智库成果专刊》启动。

  12 服务国家  担当有为

  2021年,学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五位一体”,聚焦“中央要求、庄浪所需、南开作为”,扎实做好甘肃省庄浪县定点帮扶工作,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一年,学校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学校牵头发起成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智库联盟、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共建南开协同创新中心。立足天津、服务天津,学校深度参与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与滨海新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新址启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学校承办“中国第四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回应与举措”云上边会。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和绿色治理指数、《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蓝皮书)英文版等一系列重磅智库成果发布,产生广泛影响。

  这一年,学校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领域,与安徽海螺集团、中国生物等企业共建联合研发平台11个,与华大基因、三峡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这一年,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完成师生员工多轮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共筑全民免疫长城。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守护平安校园。

  13 国际交流  应变求新

  2021年,学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这一年,外国专家阿卜杜勒·加尼·瑞泽普获2021年中国政府友谊奖,外籍教师乐小悦译介中国的事迹获中外媒体广泛报道,被称为“新马可·波罗”。学校同13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高校或机构签署46份协议,线上线下接待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19个团组,共计1769人次。与泰晤士高等教育合作举办卓越教学峰会,与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举办“天津论坛2021”。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签署框架合作协议,获批2个教育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深度参与“2021世界工程日”系列活动,参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多个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举办第四届“全球公能”国际组织青年人才训练营,开展“卓越南开”全球胜任力提升计划系列活动。

  14 公能日新  文化浸润

  2021年,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传扬“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南开精神,锻造崇高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中华文化、滋养文明风尚。

  这一年,叶嘉莹先生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学校与国际儒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承办第三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举办系列活动纪念陈省身先生诞辰110周年。

  扎实推进大学章程修订,召开第二十八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三十九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和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十六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化学校友捐资1.6亿元设立基金助力学科发展、泰康保险集团捐赠3300万元支持保险精算学科发展、新天钢集团捐赠3000万元支持人才引进培养及科研工作、祖恩盈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捐资1000万元支持学校篮球场升级。学校办学条件更加改善,第四食堂启动建设,学生宿舍完成升级改造,节能降耗工作持续推进,校园发展更加绿色。

  这一年,主流媒体持续关注南开,校内媒体融合深入推进,学校官方自媒体平台影响力持续攀升,南开品牌社会美誉度显著提高。校史资教育人功能进一步突显,编纂出版《南开大学爱国主义教育资料选编》《南开忆往》等著作,持续讲好南开故事,汇聚起全体南开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专题】沉痛悼念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南开大学今日推出10门叶嘉莹...
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教育部重...
【南开105 风华看学术】王诗...
社会学院与津南区委社会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黄璐琦院士南开讲授中医药的...
南开成果在京由中国自主知识...
校领导率队赴福建省开展招生...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