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日,朝鲜队球员郑大世在奏朝鲜国歌时泪流满面。当日,在2010南非世界杯小组赛G组比赛中,朝鲜队对阵巴西队。 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朝鲜队1比2负于巴西的比赛之后,所有的巴西球迷集体起立,向朝鲜队送上长时间的掌声。显然,这一刻,人们忘记了政治,人们忘记了立场,人们就是单纯的被朝鲜队可贵的精神、强悍的斗志所感动了。
笔者不是球迷,连伪球迷都算不上,我很少看球。不过,这四年一届世界杯,我也受了些感染,就也看了几场球。看了两天,韩国人赢了,日本人赢了,朝鲜人虽败犹荣。三支亚洲球队在没有中国人出现的世界杯上给亚洲人争了口气,着实令人精神振奋。兴奋之余,就未免有些遗憾和不解:为什么朝日韩能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行?
同为亚洲人种,身体素质自然不会差。据说,中国足球比日本职业化进程还要早一点,起码是同期开始。与之相比,我们的队员还有相对的身高优势,而无论是对足球的热爱还是对足球运动的的投入,也都不比日韩少,为何日韩却能够成为亚洲一流的球队,而我们只能连二流的球队都算不上,只能沦为三流呢?这样的问题看上去挺“通俗”挺“小白”的,可细细品味起来就令人回味悠长。
在看日本对喀麦隆的比赛中,我听解说员说日本人学的是巴西技术、法国套路。足球技术的问题,非是我一个对足球一窍不通的人所能谈论的。不过,按照常理,人家能学,咱们为啥不能学?身边有球迷朋友不屑一顾地说,“中国足球学习巴西、德国、南斯拉夫等国,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罢了。”没有学出风格,可以继续学,但问题是,连我都能看得出来,中国足球真正匮乏的其实不是技术。
看到有评论说,中国足球运动制度缺失,队伍不健全。日本青少年队培养体系为金字塔型,职业队组建高中队、初中队。2000年,日本注册球员85万人,韩国35万人,中国只有3万人;日本有数万人在巴西留学,中国只有几十人。这是中国足球“起”不来的主要因素吗?如果要说起足球运作制度缺失,就不能说说朝鲜队。朝鲜足球的“体制化管理”水平应该比我们差吧?但事实却是,人家的水平逐步提高,在世界杯上面对世界冠军巴西依然不落下风。
身体素质不差,技术环节就算差也可以通过训练和学习来弥补和提高,关键还是球场上的作风和精神状态——所谓的足球精神,我认为中国队缺的就是这个。朝日韩三个队伍在本届世界杯首场比赛上的表现斗志昂扬,朝鲜球员的“精气神”更是令人泪流满面。我们的球员收入很高,比起日韩球员来丝毫不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条件艰苦的朝鲜队更是“天地之别”——请恕我直言,在“精气神”上远远逊于朝日韩乃至亚洲其他队伍的中国队,锻造“精神”或许比技术锤炼还要重要。等什么时候中国球员们可以敞开来大声喊“哥踢的不是球,是精神”之时,中国足球才会有希望。(陈一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