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之声
肖哲: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扶贫问题
来源: 渤海早报6月16日19版发稿时间:2015-06-29 11:27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就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当前京津冀之间的巨大差异导致了这个区域难以协调发展。尤其是河北省,有39个国家级贫困县,存在着围绕京、津两大城市周边的大量贫困带。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体现出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并不能提高这个区域人民的福利,因而转变增长方式是区域协调发展极其迫切的要求。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提高贫困人口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方面成绩斐然。同时,中国的扶贫工作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2011年底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新阶段的扶贫工作要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因而,发展贫困地区经济、通过开放式扶贫,以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培养当地的“造血能力”是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重点。

  多数国家在经历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不断恶化。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严重的社会不平等能够抑制经济增长速度,并对贫困减少产生负面影响。不难发现收入差距的拉大抵消了相当一部分由收入增长带来减贫效应。因此,在关注经济增长会减少贫困的同时,需要将收入分配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当中,考察经济增长对贫困人群产生的影响,即探寻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世界银行著名经济学者马丁(Martin Ravallion)正式提出“益贫式增长”(pro-poor growth)概念,奠定了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经济增长过程能够实现贫困人口收入增长比例超过其他群体或者整体收入增长比例,其增长便是益贫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也要求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国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要求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的增长向集约式的增长方式转变,而且要求我们增长向提高整体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的方向发展。

  但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向“益贫式增长”是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的。因为在市场的作用下,经济必然出现极化现象,资源向着中心流动,当前北京对于周边区域的“虹吸现象”就是这种现象的表现之一。因而实现“益贫式增长”的关键还是各级政府结合当前中央的顶层设计,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的政策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合理出路。按照目前的规划,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是发展突破的方向,我们认为应该通过三个步骤制定和完善政策:

  第一,通过理论研究,判别地方经济发展是否对穷人有利。结合地方调研一手数据,借助有效贫困增长率模型审度地方经济发展与扶贫成效之间关系,有助于及时准确监测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判别地方经济增长政策以及外在环境是否对当地贫困人口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对各地的扶贫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基于贫困分析框架,可以建立一套与扶贫政策相关的贫困监测和分析体系。将益贫效应纳入贫困监测与分析的范畴,有利于判断评估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干预对贫困的动态影响,特别是对长期贫困的影响。从而及时发现有益于持续减少贫困的政策,以及识别那些效果不好、抵御脆弱性的政策行为。

  第三,建立在上述研究意义基础上,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调研,以其作为样本,探寻本地的经济发展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收入增长起到的作用。找寻益贫式增长的成功经验,为制定扶贫政策提供思路;并结合区域内发展特性进行研究,最终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扶贫政策。

  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转变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要求。结合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在减少本区域的贫困人口为出发点,通过相关政策找到益贫式增长的新道路,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水平,这将是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意义的壮举。

编辑:聂际慈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材料学科发展研讨会...
南开国际先进研究院(深圳福...
天津外国语大学来校访问
南开大学率中国队获国际青年...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教育部调研组来校开展实验室...
自贡市蜀光中学校长一行来访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校领导率队赴石家庄调研生物...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