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大学报
【1321期】我校科学家揭示大流行性霍乱起源引国际关注
来源: 南开大学报发稿时间:2016-12-09 13:39

  

图为当前霍乱大流行菌株的进化形成过程以及全球迁移示意图

  本报讯(记者 吴军辉)霍乱因其高致病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最为关注的疾病之一。而它的高致病性和快速传播能力的进化形成也是全球科学家竞相研究的热点。我校王磊教授团队历时6年,研究揭示并描绘了当前的霍乱大流行菌株的进化过程和“迁移地图”。该发现对于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11月15日,介绍该工作的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杂志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并被该期刊作为亮点成果推荐。国际权威学术杂志Science(《科学》)也专门撰文介绍了该成果。

  霍乱是历史上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造成了全球数百万人死亡。目前,世界正在遭受第七次霍乱大流行的危害。当前的大流行性霍乱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并一直持续至今,仅2015年就造成了1304人死亡。

  王磊教授课题组联合国际有关实验室,创新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对保存在全球不同实验室的霍乱致病菌历史样品进行了精确分析,同时研究了大量历史记录,揭示了当前的霍乱大流行菌株如何从约一个世纪前的一种非致病性细菌进化成为一种致命性病原体。

  研究发现,当前的霍乱大流行菌株起源于南亚,并通过6个进化步骤获得了其致病能力和快速传播能力。霍乱大流行菌株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南亚—中东—印度尼西亚的迁移路线,该路线由宗教朝圣等人类活动造成,而沿途的独特环境和存在的其他细菌,为霍乱大流行菌株的形成提供了进化动力和关键遗传物质来源。

  PNAS在推荐时指出,该成果“通过分析基因组信息和大量历史记录,解析了当前霍乱大流行菌株的进化历史”。王磊教授为该论文的主要通讯作者,我校硕士生胡达隆、教授刘斌为共同第一作者,南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Science第一时间对该课题组进行了采访,并于11月18日以“当今的霍乱是如何生成的”为题用较长篇幅配图报道了该成果。Science还就该工作采访了国际著名同行科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微生物学家爱德华·瑞安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评价该工作为在现实条件下“一项完美的研究”、并“讲述了一个在生物学上清晰、可信的故事”。

编辑:张丽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新奥认知科技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与百利装备集团签署...
南开大学项目获评“2024年华...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国家自科专项“微塑料的环境...
南开师生3篇论文入选2024年度...
南开团队研制出基于非易失电...
南开大学留学生赴蓟州区穿芳...
校领导春节前看望慰问老同志...
南开团队实现片上光子毫米波...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