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砥砺前行,奋斗不止的时代颂歌,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响起。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考察调研,访高校、进社区、看码头、走园区,提出重要要求,寄托殷切期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把脉定向,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6年来,天津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新篇章。日前,本报记者深入南开大学、和平区朝阳里社区、梁启超纪念馆、天津港和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深刻感知天津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扎实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凝聚合力、奋力进取的新动力、新活力与新气象。 本报记者 单炜炜 赵秋艳 王轶斐 李文博 苗娜
南开大学李赛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南开大学
科研报国
青春在校园向阳生长
“希望你们脚踏实地,在新的起点作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成为南开大学新的骄傲。”
——6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直鼓舞着不断成长的南开大学学子们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寒假已经开始,校园的实验室里,依旧能看到忙碌的身影,“把工作再向前推进一点。”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南开大学,在近年来,发挥学科、科研、人才优势,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将小我融入大我,南开学子们正以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的行动,挥洒青春筑梦理想。
筑梦理想在南开园
2025年伊始,南开大学的科研项目就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在今年年初,组内实现了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认证。”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袁明鉴介绍说,“这是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效率的最高值。”
立足基础研究,聚焦前沿领域,激情澎湃的化院师生,始终践行着科研报国的初衷。
早上8:00,在南开大学天南楼,化学学院2021级博士生李赛赛向课题组负责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袁明鉴汇报了一下工作进度,并与导师一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薄膜材料的表面微纳形貌,进而评估器件吸光层结晶质量。
李赛赛的家在商丘,父母以务农为业。“希望将来我能成为科学家,有机会能在《自然》和《科学》这样的刊物上发表论文。”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遇则偏爱有理想的人。
2018年,李赛赛以专业第一,从武汉理工大学保研至南开大学,加入了袁明鉴教授的课题组,由于具有本科的经验累积,他继续围绕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在2018年左右,整个领域发展比较缓慢。”李赛赛的科研实验进展在初期相当不顺利。
坚持与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爱国主义传统,是南开的魂。”“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李赛赛在思考:“我们做的这个方向它是国家需要的,甚至有可能将来产业化的话,是有可能改善民生民计的。”
他也想到经典的“南开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家国情怀、责任使命。从邱宗岳、杨石先,到何炳林、陈茹玉,再到李正名、周其林、陈军等一代又一代南开化学人将南开精神融入到了“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传统中,不断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们是南开精神的具象化和生动表达。
朝着正确的方向 坚持与努力
2022年底,课题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研究实现突破;2024年,组内实现正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纪录效率的第三方权威纪录认证,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在85℃温度下,运行稳定性超过2000小时,性能衰减小于5%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这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水平。这篇成果的发表,博士研究生李赛赛、王迪、丁紫津及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姜源植是共同第一作者。
不久前,2024年度南开十杰揭晓,李赛赛榜上有名。对于已经开始的2025年,他对记者说,整个课题组“希望能够再接再厉,持续刷新效率认证纪录同时,面向产业化需求实现更大尺寸模组器件制备。”新起点,由此诞生。
南开001号研究生李正名先生曾说过:“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南开师生将“小我融入大我”的实践,正激情迸发。
朝阳里社区
为居民提供
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2019年1月17日,这一天是朝阳里社区永远难忘和铭记的日子。6年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直鼓舞激励着朝阳里群众。
注册志愿者比6年前增加800多人
“我这头发又厚又长,不好染,给你们添麻烦了,真不好意思。”家住朝阳里社区的刘素兰来到社区服务站,“过年大家都想美一美,年底做头发倒成了难事儿。”“刘姨就用您专用的那款,别就乎。”朝阳里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郝琳赶忙拿过来一盒染发膏,她深知刘姨是过敏体质,不能随便换。
习近平总书记在朝阳里社区考察调研时强调,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这6年当中,朝阳里社区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如今注册志愿者3966人,比6年前增加了800多人,整个社区的志愿者人数超过了总居住人数的70%,可以说社区里随处可见“红马甲”。
如何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一时间成了所有志愿者努力的方向。“在跟居民们聊天的过程中,有几个居民反映,年前理发店特别忙,想去染个头发都得排队排很久。我们就记下了百姓的需求,这几天约了共建单位美容美发学校的学生来社区为居民义务染发。”志愿活动现场,朝阳里社区社工陈晨一边协助染发师一边介绍。
“现在生活好了,老人长寿是普遍现象,很多生活小事在他们手里成了难题。比如灯绳坏了,遥控器不好使了,这些事情不用麻烦别人,他们一个电话,我和我老伴就过去给解决了。”“温馨家园”志愿服务队项目的创始人裘孝英参加社区志愿服务16年了,早在2018年时,她发现自己家对门和楼下的两户老人常年独居,很多生活琐事都需要人帮助。从那以后她便开始重点帮扶高龄、独居、空巢老人,买菜送饭、打扫卫生、维修缴费、挂号陪诊、应急救助……谁家有啥事她都记得。
“能为社会做些贡献我很骄傲”
每逢周一、周四,齐达昌便会出现在“义剪队”活动现场。今年82岁的他是一名“志愿者新兵”。在他的理解中,志愿服务和初心就在手边,“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不用把初心理解得多难,就是把日常帮人助人的小事儿做好了,初心就一直在。比如下雪了,你把你楼道门口的雪扫干净,他把他楼道门口的雪扫干净,大家都这样做,一小片儿不就连成大片了吗?分开看每件都是很小的事情、很微观的,但是合在一起就是社区的幸福,也是大家的幸福。”
齐达昌是一名癌症患者,突然间的重病让他情绪十分低落。社区党委书记上门走访,鼓励他走出家门别总是在家憋着。“从那以后我一直参加社区志愿活动。从2019年至今入户理发达400多次。不管多高的楼我现在一口气就能爬上去,你都看不出来我是个病人。”齐达昌说道,现在没事就来社区溜达一圈,不是社区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社区,离不开这些志愿者。“被需要被认可,能为社会做些贡献我很骄傲。”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重要标志
“中午包了白菜馅儿包子,一会儿给楼下太太送过去,她爱吃这口儿”今年65岁的申勇,是一位新志愿者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当时我刚退休,得知总书记来我们社区了,也听说不少志愿者们很多感人的事情,这些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就想着自己也要做志愿者,退休了,是我工作的终点也是志愿服务的起点。”申勇说道。
史琳和闻红梅是刚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年轻力量,她们来自朝阳里社区的共建单位天津银行。闻红梅介绍,自己父母不在身边,平时父母所住的社区居委会、志愿者、邻居们也经常帮助我父母,“帮着交个电费啊,教给他们怎么使用智能手机呀,你说家里没电了,我离父母这么远能给他们插个卡吗?不能呀。我来朝阳里社区做志愿服务,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事情,能帮助到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小事。我得到了志愿服务的益处,我也要把这样的益处带给别人。”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朝阳里社区有志愿服务团队18支,设有社区志愿服务项目23项,在每两年一次的“百颗星评选”活动中都会涌现一批批新老志愿者的优秀事迹。6年来,居民自发成立了“温馨家园”“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朝阳之声”“绿趣园”“朝阳腰鼓队”“义剪队”“巧手坊”等志愿团队,朝阳里社区还将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让奔涌澎湃的志愿服务精神时刻精彩。
梁启超纪念馆
让文物“活”起来
展现青春之姿
春节前夕,位于河北区民族路的梁启超纪念馆的修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饮冰室”书斋被蓝色围蔽整体保护。纪念馆外,不时有年轻人经过,仔细地观看介绍,远望院内的梁启超雕像。“春节后你们再来,这里会更好了!”一位工作人员走到门前,笑着和游客们介绍。
6年来,梁启超纪念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挖掘文物价值、推出了众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活动,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2025年春节后,这座纪念馆将焕新出发,继续讲述文物建筑背后的天津故事、中国故事。
百年“饮冰室” 迎来百年最大修缮
“这是‘饮冰室’百年来最大的一次修缮。春节过后,它将以更好的面貌和大家见面。”梁启超纪念馆馆长徐燕卿向记者介绍,此次修缮工程的项目主体已经竣工。
徐燕卿表示:“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启超纪念馆提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重要指示,成为我们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遵循,今年又恰逢饮冰室落成百年,因此这次修缮意义重大。”
6年来,梁启超纪念馆遵循“修旧如旧”修缮原则,换下糟朽的木梁,替下破损的屋瓦,重新加固、完善,百年纪念馆的“身子骨”前所未有地硬朗起来。 去年11月18日开启的大修,则主要涉及文物本体结构如屋面、木龙骨、承重墙体安全加固和维修。通过文物修缮,一方面使文物建筑得以保存,继续传递其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修缮后的展馆会从展陈、灯光以及馆藏藏品增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我也很期待梁启超纪念馆和大家的再次‘见面’,相信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梁氏家风,了解梁启超先生一生爱国情怀。从而增加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使大家更加珍惜和尊重自己的文化遗产。”徐燕卿说。
打造“没有围墙的纪念馆”
据统计,2019年以来,纪念馆年均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讲解约300场。6年来,梁启超纪念馆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馆舍修缮、展览策划、文物保护等多方面整体提升,新的科技为文物赋能,百年建筑和馆藏文物得以“活化”,让人们在“没有围墙的纪念馆”中,在与“梁先生”对话中获得知识,获得精神的力量。
于淼淼是广东新会人,新会是梁启超的出生地,热爱历史文化的于淼淼曾多次来天津参观梁启超纪念馆,“5年间来了三次梁启超纪念馆,每一次都有新的变化,光是我记得住名字的就包括:‘饮冰室今昔’主题展览、‘一生家国梦 几代赤子心’梁启超家风主题展,沉浸式演绎等全新项目。”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2023年和同学一起在天津感受了《少年强》光影秀,“当‘少年强’的字幕打在墙体上,那种感觉真是热血沸腾!”
2024年恰逢饮冰室落成百年,梁启超纪念馆先后举办“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活动、首次发布“饮冰”百年主题文创、《纪念梁思礼诞辰100周年》《建筑师林徽因》主题展览、打造“先生的书屋”主题书吧。此后,第二届“饮冰室文化节”在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启幕,活动以“百年饮冰,难凉热血”为主题,发布了“乐集、影集、茶集、文集、雅集、市集”六个系列,在深入挖掘饮冰室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的同时,全面实现文商旅融合发展。
2025年已经开启,徐燕卿表示:“未来,梁启超纪念馆将不断提升在藏品保护、展览服务、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水平,深入挖掘梁启超先生的思想精髓,通过举办精品展览和多元社会教育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努力成为展示天津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天津港
潮涌津港启新程
善作善成攀高峰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港视察,留下“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示,留下了“把天津港建设好”的殷切嘱托。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点赞“天津港蓬勃兴盛”。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强调,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天津港的优势和作用,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6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新时代的天津港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设备高度智能化缩短作业时间
站在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这里几乎看不到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高度智能化的设备。公司安全总监王艳明对记者说,在6年前,他还是公司的一名后勤综合主管,当时他在办公楼前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码头劳动者的殷殷期许,现在每次想到这里,还是掩饰不住激动与澎湃,内心一直不能平静。
这个冬季,天津港太平洋国际码头迎来了四艘车厘子“快线”,1500个集装箱的车厘子从智利运抵天津,总重量逾3万吨,同比上季增长三倍以上。为了让最新鲜的车厘子快速下船,天津港集团利用“五保五即”措施和“一船一策”定制化方案,利用“三零”“零待时”等高效服务举措,将单箱车厘子的码头作业时间缩短至20分钟内。“能实现20分钟的高效作业时间,除了天津港集团与海关、边检等各口岸单位通力合作以外,也离不开这么多年来太平洋国际码头的硬件提升。”王艳明介绍说,看到今冬车厘子航线的成功,不禁让他想起了2024年1月17日。
“那次是天津首条南美车厘子直航快线的开通,我们做了很多细致性的工作,也给今年的航线打下了基础。”王艳明表示,为了这条新航线,包括天津港集团以及海关、边检等部门和单位,连续组织开了十多场会议。关于集装箱船舶的接卸流程、货物的运输等问题,都做了详细的流程备案。另外,为了要求卸货速度,保证能够第一时间到达市场,所以采用的形式都是船边直提,在码头的作业过程中,安全保障是最重要的。当时有两三百辆货车在场地里等着,把集装箱从船上卸下以后,第一时间装车发走。整整一天,王艳明都在码头上盯着,“那天晚上,我记得应该还下了一场小雪,码头上很冷。”
获评“五星级绿色港口”
据悉,从2019年至今,王艳明一直在太平洋国际码头工作,从工程总务部担任后勤综合主管,到之后的工程总务部副经理,再到目前的安全工作,可以说太平洋国际码头大部分的设施建设和维护,他都亲身参与。王艳明的一步一步成长,也见证了太平洋码头的发展。
“首先从自动化改造的角度来看,在这几年的历程中,已经实现东六泊位的自动化全流程作业。在绿色码头建设方面,完成了国内首家传统集装箱码头五星级绿色港口建设,获评‘五星级绿色港口’。而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从过去的油厂桥油设施,转型为电设备。另外场地内还新建了风电和光伏设备。从绿色能源使用的角度进一步打造清洁能源。目前已经达到了我们一直追求的零碳码头状态。”对于太平洋国际码头的发展,王艳明如数家珍,“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港的殷切嘱托和对天津港的期望,我们一直牢记在心,天津港太平洋国际码头公司这几年的发展和变化,我有幸参与其中,这也是我贡献的一部分力量,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滨海—中关村
打造创新协同
产业协作高地
沿滨海新区洞庭北路一路向北,一幢幢红色的小楼映入眼帘,这里便是承载着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示范区重任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以下简称“滨海—中关村”)。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滨海—中关村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牢记嘱托,6年以来,滨海—中关村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聚焦创新和协同的主责主业, 实现了“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
新增注册企业826家,新增注册资本金557.35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超16亿元,区域楼宇整体去化率超过85%……在过去的一年里,滨海—中关村用这样一组数据交上了自己的“答卷”。
探索协同发展全新模式
“2024年,滨海—中关村完成了首批共计12条北京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政策的复制工作,包含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服务、重点产业促进等内容,实现了为园区发展赋能。”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黄超群说,“2024年我们持续从科技金融、校企合作、人才服务、品牌活动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服务,不断加强滨海—中关村的软实力,年内新引进了天津食品研究院、国轩辕、津开春笋、巨力索具、志鼎汇、爱皮欸智能科技等一批拥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成长性的企业。”
在京津两市支持下,一种全新的 “共建共管共运营”的合作模式在滨海—中关村逐渐形成,双方践行“机制协同、政策协同、产业协同、服务协同”的协同发展模式,探索跨区域园区建设和运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
园区赋能企业加速奔跑
2019年,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芯”)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滨海—中关村时现场唯一的农业科技企业,6年过去了,在这幢楼里,一枚枚小小的番茄,诉说着他们和科技的不解之缘。
“2024年我们又将技术平台升级至6.0版本,首创性地提出以园区的经营效益为导向的新模式。”科芯董事长胡建龙说,“滨海—中关村把我们从北京牵引到天津,为我们从技术研发向成果转化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同时为我们对接了新的农业场景,甚至把我们从天津带到了更多地方。”
集群效应吸引总部落户
“我们作为制药行业,选择滨海—中关村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中这里的产业集群。” 峰成医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成医药”)总经理田长海说。多年以来,滨海新区通过引进和培育,聚集了一批如药明康德、康希诺、凯莱英这样的优质药企,而这些正是峰成医药看重的客户群体。
与科芯不同,峰成医药是2023年10月刚刚加入滨海—中关村大家庭的“新生力量”。在考察了滨海—中关村的综合条件后,峰成医药果断于2023年将研发中心由北京转移至天津。
“滨海—中关村能让我们将研发成果就近落地转化,我们在经开区拓展了不少潜在客户。”田长海介绍道,“2023年刚投运,我们就和凯莱英等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签下了8个订单,总产值达到3000万元。”
人才协同带动区间互动
峰成医药选择落户天津的另一个原因便是人才。“我们是高科技企业,需要专业人才,这里有大批的高校,能够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力量。”田长海说。而在科芯目前的30多名员工中,也有七成来自本地,还有不少北京员工干脆把家搬到了天津。
据黄超群介绍,2024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通过人才协同带动区域间课题、企业、产业的良性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融合发展:“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即将建成投运;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市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估第一名,在园区注册企业超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