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学习时报: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社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
来源: 2024年12月30日 学习时报 第6版发稿时间:2025-01-09 11:47

      提问:朱红军 安徽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请问,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社会工作提出了哪些新任务?

   解读:关信平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社会工作必须以改革促发展,抓住重点,积极健全体制机制和培养人才,全面推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工作行动体系。
  我国社会结构的演进与社会工作体系的构建
  社会工作是党和政府广泛联系群众、动员组织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行动体系,其主要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广泛服务广大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全面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并重点帮助困难群众。二是维护良好的基层社会秩序,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及体制机制有较大的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我国没有建立社会工作职业体系,也缺乏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但当时城乡基层政权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农村集体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职责,他们努力服务各类群众,并完成党和政府交办的社会管理职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工作行动体系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城市国有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会职能大幅度下降,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职能逐渐转向城乡社区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因此,如何加强城乡基层社区服务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任务。其次,改革开放后,许多与传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同的新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量涌现。2022年,在我国全部3282.9万家企业中,私人控股的占到95.9%,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据很大份额,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等有关键性的贡献和作用。再次,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众对民生保障和各类社会服务需要的增加,以及各类群体参与社会活动需要的增加,我国各类新型社会组织也快速发展。到2023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总数达到88.2万个,其中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分别有37.3万个、49.9万个和9617个。从业人员总数达1152.3万人,已成为维持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其中的行业协会商会不仅联系着大量的从业人员,而且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主体之一。最后,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转型发展,城市非正规就业逐渐增多。尤其是近年来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动了各类“新业态”就业方式的发展。目前,各类新就业群体总人数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对他们的保障、服务和管理仍面临很多难题。
  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必须重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行动体系,将所有类型的组织和个人有效地纳入其中,使全体民众都能获得相关的公共服务,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行动。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加强社区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并建立专业社会工作体系,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并在此后近20年里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培育起一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但是,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目前的社会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目标任务还不够完整,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人才队伍质量还不够高。
  新形势下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
  面对未来发展的要求,我们还需要通过更大的努力去健全社会工作体系。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要求。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们今后积极推进和切实做好社会工作的重要引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动我国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
  一是明确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工作有增进民生福祉和加强社会治理两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一方面,建立和发展社会工作要配合政府的社会政策,以专业化的行动去帮助群众解决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和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此,社会工作要努力扩大服务领域,针对各类个人、家庭、社区和组织的实际需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并重点帮助困难群众克服困难、提高能力,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要全面介入社会治理,以专业化的服务和管理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为此,社会工作除了继续做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之外,还要重点发展在新兴领域的社会治理能力,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党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和治理,以及在信访等领域的社会工作。为此,应该在社会工作顶层设计层面上建立社会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应该积极发展社会工作的具体领域,并将任务分配给相关的部门和组织,纳入相关发展规划,制定实施细则。
  二是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社会工作是以制度化的方式开展工作并发挥作用,建立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是社会工作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主要依托城市企事业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社会工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采用了社区工作者制、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岗位等多种体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均衡性和稳定性相对不足。面对未来发展,应该本着有利于有效调动与整合资源、提供服务、提升治理效能来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在社会工作党政领导体制层面,应该进一步扩大党委社会工作部体制的功能与优势,使其在落实党对社会工作领导和组织协调各个部门社会工作的行动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社会工作的基层运行层面,应该更加重视建立均衡、稳定和综合的社会工作组织体系,使其能够均衡地、稳定地、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发挥治理与服务的功能。同时,要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及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服务递送机制。
  三是大力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方面之一是社会工作者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建设一支与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宏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而且要保证这支队伍的高质量,让社会工作者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高质量地完成服务群众的工作。具体看,目前我国要从三个层面积极开展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第一个层面是社会工作者职业队伍建设,即大力加强社区工作者和相关社会工作部门及机构中的社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形成均衡稳定的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第二个层面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培训和考试等途径,大力培养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并使其在社会工作发展中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带动整个社会工作行动体系有效发挥专业优势。第三个层面是大力推动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宏大的能够在社会服务以及社会治理行动中有效发挥作用的志愿者队伍。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校董鲍际刚一行来访
张智中:攀登汉诗英译高峰 传...
学校召开会议推动本科教育教...
南开大学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
学校团委召开2024年度基层团...
“冰玉臻语——2025·哈尔滨尹...
南开案例入选国家语委“典耀...
南开团队设计用于烧伤愈合和...
南开大学两门课程入选全国干...
南开大学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