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讲 宋文彬整理
辛稼轩非常怀念自己的家乡,但是他不能够回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求田问舍”,辛稼轩说,我也想在他乡安下心来,买几亩田,盖几间房子,我也想在南方安下家来。“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但我真的认为这是可耻的。辛稼轩是一个喜欢用典故的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反对用典故,王国维主张的是诗词里边要用真诚的感情打动人,你如果用典故了,不是直接写你的感情,就会造成一种隔膜。可是,王国维说,南宋的词人中只有辛稼轩是最好的,王国维说只爱稼轩一个人,而且他说辛稼轩有一首词,题目是《贺新郞·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写得非常好,可是这首词是辛弃疾用典故用得最多的一首词。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不是用典故就一定不好,看是什么人用典故,看他典故用得好不好,有的人用典故是拼拼凑凑、勉强放在那里的,但辛弃疾用典故是他真的对这一段历史故事有着一份感动,有他的一份感发的力量,张季鹰的这个典故,就用得非常恰当。因为辛稼轩有那么多曲折的感情,没有办法直接说出来,所以他说,我也像张季鹰那样怀念故乡,可是我怎么能够回去呢?
他后面又用了一个典故,他说我的故乡山东回不去了,就在江南安家好了,他曾在上饶建造过居住的地方,后来上饶失火,又在铅山建造了一个住所。辛稼轩不像有些人生活的目的就是“求田问舍”,贪图物质上的安逸享受,此外再也没有别的理想了,他是因为有满腔的忠爱的感情和干练的才能但没有被任用,所以才去“求田问舍”,这是他不得已而为之的,不是像有些人把“求田问舍”当作终生的目的。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求田问舍”,那真的是可耻的。辛稼轩说,当我看见像有刘郎才气的这种人,我应该觉得可耻。这又是一个典故,“刘郎”就是刘备,三国时期还有一个人叫许汜,在当时很有名。有一天,许汜来见刘备,见到刘备后就说,陈元龙这个人真是一个豪杰之士,一点礼貌也没有。刘备问,陈元龙怎么没有礼貌呢?许汜说,有一天我去拜见陈元龙,陈元龙不理我,他睡在大床,让我睡在下床,他对客人没有礼貌。刘备说,陈元龙已经对你很客气了,你要来见我,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在地上。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天下大乱,你一点也不关心国家的事情,只知道自己“求田问舍”。所以,辛稼轩这个典故用得很恰当。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当自己的祖国一半都沦陷的时候,你不谋求兴复国家、收复失地的计划,而“求田问舍”,岂不觉得可耻?应该像刘备一样,刘备不是要兴复汉室吗?所以诸葛亮才去辅佐他。所以辛稼轩不是甘心情愿去“求田问舍”的,他写的感慨很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