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传忠
【摘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部署的2025年九项重点任务之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健全的体制机制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现阶段,我国在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因素。对此,应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要重点抓好九项任务,其中包括“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也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凝聚了我们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体现出中央对于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和深远谋划。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为此,要按照中央部署从多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效机制保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指示要求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总体上,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其中,整治“内卷式”竞争,早在2024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就已经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次又进一步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内卷式”竞争是指在一个行业内部,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排挤竞争对手,通过无限制压低价格手段或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以获取短期竞争优势,由此引发行业内过度竞争,从而恶化了行业整体发展环境,较为突出的表现是“价格战”。在容量有限的市场上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以牺牲产品质量降本大打“价格战”,通过低价策略或“山寨”模仿先进技术等手段,争取订单和市场份额。“内卷式”竞争还表现为产品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严重。一些在性能、品质、售后服务等方面相似的企业,不在细分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产品质量,而是把重点放在竞相压价、打“价格战”上。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抢抓所谓新赛道“风口”,不顾本地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一味上马新兴产业,结果造成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等问题。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通过竞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也是市场经济的优势。但这里的竞争是一种有序、有效和正当的竞争,绝不是目前一些行业出现的“内卷式”竞争。参与这种竞争的市场主体主要考虑的是短期利益,后果则是损害市场秩序和公平性,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失灵,最终损害整个行业的利益。
“内卷式”竞争制约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会导致行业利润率降低,还会驱使行业走向低价倾销、过度营销、技术模仿抄袭和资源过度消耗等方向,最终会削弱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对消费者来说,“内卷式”竞争表面上是价格降低了,但与其相伴而来的往往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降低,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行业中的一些大型企业,为打“价格战”,还会想方设法将一部分成本转移给上下游企业承担,由此损害了整个产业链发展。在“价格战”下,企业利润微薄甚至出现亏损,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创新,不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造成“内卷式”竞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行为不规范等方面的原因,也与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有关。有的地方人为设置市场壁垒,有的地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人为制造“政策洼地”,使招商引资陷入盲目无序竞争,干扰了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不但造成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也加剧了产业同构与价格“内卷”。
抑制乃至消除“内卷式”竞争,就要按照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本着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原则,加强市场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建设,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规范企业竞争行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设立公平市场规则、优化行业准入门槛、推动行业自律、搭建合作共赢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互联网平台责任等。同时,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把竞争的重点放在创新方面,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有利条件,使企业有能力进行创新和承担创新风险,通过创新打破传统发展路径,拓展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有序、有效的行业竞争格局。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关键是落实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克服目前还存在的重债权投资、轻股权投资,重间接融资、轻直接融资,重资本二级市场投资主体、轻资本一级市场投资主体等问题。壮大耐心资本,不只是关注资本使用期限、基金存续期长短,更重要的是看资本投资方向,必须坚持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向,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初创企业发展作为投资重点。同时,耐心资本也应关注资本效益,力争实现比短期资本更高的超额投资回报,充分体现时间价值,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可持续性的耐心资本。目前,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城市扩大到18个,鼓励支持中央企业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等具体改革措施出台,标志着我国“壮大耐心资本”已取得初步成效,应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创新发展壮大耐心资本。
以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近年来支撑创业投资持续运行的主要是各级政府资金(包括政府创投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国企资本。为进一步提升创业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应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除了国有实业企业、国有金融企业的资本外,可大力吸引民营企业资本和各类民间资金参与创业投资。适时推出和实施一系列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形成有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是创业投资的重点方向和任务,对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创业投资要避免过度集中在少数热门场景和赛道,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具体来说既要投资有可能成为独角兽的企业,也要投资具有独创性、成长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投资的多样化布局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相应体制机制保障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推进,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现有体制机制的变革、新制度的创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过程中。
从技术革命性突破以及随之涌现的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来看,无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技术的发明及应用,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都与当时的制度变革有关。可见,新的体制机制是保障技术革命性突破,从而产生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进而驱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来看,生产要素配置机制是影响乃至决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基本条件。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提升其配置效率,意味着需要建立健全相应要素配置机制。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市场机制凭借其自身结构精巧、调节有效、配置高效等优势,成为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基本机制。即使到了现代,尽管生产要素的类型、结构、配置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一定变革,但市场机制仍然是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不可替代的机制,从而也就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基本经济调节机制。
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来看,新兴产业的衍生和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改造这两个方面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都离不开新技术的驱动和相关体制机制的保障。新的产业和业态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运行机理和成长逻辑,需要有新的体制机制来进行调节和协调,才能实现较快成长和发展壮大。对于传统产业来说,要实现深度转型升级并与新兴技术、新兴产业实现协同甚至融合发展,也要求对现有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新的体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形成发展,由此驱动和支撑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和发展。
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效应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3年的第12位。2018年至2023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6.4%。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2.64%,比2012年提高0.73个百分点。在全球新专利申请方面,中国也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如今这些专利已经成为全球机床、纳米、太阳能和数字通信等行业的关键技术支撑。科技创新不断赋能实体经济,新产业、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有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赋能新质生产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低碳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代表性企业和品牌逐渐成熟起来,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量、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智能手机产量、海洋工程装备接单量等均位居全球第一;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核电、光伏、高铁、互联网应用、基因测序等领域也均具备世界领先的研发水平和应用能力。《2024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453家,中国有340家上榜,总数位居全球第二。智能制造成效突出,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以及1万多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全球153座“灯塔工厂”(“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和“全球化4.0”的创新示范者,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组织评选)中,中国有62家,是拥有全世界“灯塔工厂”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为13%,成长空间和潜力巨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前瞻布局发展未来产业。2022年,科技部、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市发布未来产业政策文件30余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未来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例如长三角地区未来产业细分赛道培育成效显著,安徽量子信息、上海人工智能大模型、浙江类脑智能、江苏未来网络等逐步形成一批全球创新引领成果。总体看,我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势头良好、潜力巨大。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成效明显。5G、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先进数字技术落地应用,促使“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国智造”。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赋能千行百业。随着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我国在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仍存在着制约因素。
一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尚不健全,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的机制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机制等有待加快培育,对科研人员科技研发创新的中长期激励有待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不健全,导致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成长的市场培育机制亟待优化。尽管我国对未来产业的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对许多具体产业发展重点与方向进行布局,但依然存在产业主体竞争力不足、市场驱动能力有待加强的问题。
三是与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有待增强,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现有科技金融机制仍然以政府补贴为主,产业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市场主导型金融产品体系相对缺乏,难以满足未来产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需要。
四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数据基础制度还存在短板,数据要素市场尚不完善,制约了对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利用。数据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协同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不完善等,制约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影响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发展。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对策
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机制,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家才能是现阶段我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要培育造就更多敢于创新、善于经营、勇于开拓的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有效激发企业家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创造性主动性。数据、算力、算法等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生产要素,具有不同于传统生产要素配置、使用的方式及机制。推进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格式、接口、存储等软硬件通用标准,完善数据登记、交易和服务等通用规范,提升数据供给质量,形成更加完整贯通的数据链。推进数据确权、流动和共享,完善数据产权登记制度,促进数据合理流动;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机制,强化场景牵引,深化数据在智能制造、商贸流通、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的赋能应用。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技术支撑。首先,进一步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的培育。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和规范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研究。对基础研究进行专题部署,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建立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机制,围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展开攻关。其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重点完善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创新机制,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研发实验室,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机制。再次,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赋予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更大的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完善技术经理人队伍运作机制。健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重点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最后,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是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形成和完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机制,健全有利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完善政府科技保险政策体系。
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和政策保障。一是根据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基础和相对优势,基于市场需求状况,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选择和布局,避免产业发展过度同质竞争,实现各地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二是优化兼并重组市场环境,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鼓励龙头大企业有效整合资源要素,大力培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三是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集群内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四是充分发挥我国经济规模体量优势和市场优势,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环节,集聚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技术等要素,推动产业链国际化融合发展。
建立健全未来产业持续投入机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选择合理投资方向。针对未来产业孵化具有高不确定性、发展具有高成长性、技术具有多路线迭代性等特点,要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应统筹优化未来产业发展布局,避免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其是,根据本地实际打造和构建起创新策源、孵化转化、应用牵引、生态支撑的产业培育链条。二是各级政府通过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引导未来产业有效投资,当好未来产业有效投资的“引导者”和“护航人”。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政府科技研发资金、政府产业引导资金与市场化投资基金等的联动机制,共同支持未来产业发展。三是鼓励形成社会多种投资主体持续投资未来产业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更加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天使投资基金与创业种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科研机构、企业进行新技术研发、新模式探索的税收补贴和激励,同时进一步加大银行、保险、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对创业投资支持力度。
建立完善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一是完善数字产业化的政策体系,重点是进一步强化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包括加快5G网络高质量覆盖、推进千兆光网建设、统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智能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加大数实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等。二是加快完善数字经济基本制度,重点是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等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建立和完善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完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强化数据资源汇聚等,以促进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数据的价值化。三是健全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
(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导,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
②杜传忠、疏爽:《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与路径分析——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1期。
③杜传忠:《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民论坛》,2023年第21期。
④赵琪:《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28日。
⑤《赛迪展望|未来产业发展面临三方面挑战》,《中国电子报》,2024年2月15日。
原文链接:http://www.rmlt.com.cn/2024/1231/72052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