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网:百面绘天津 | 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陈鑫:一场大学与城市的双向赋能
来源: 中国网 2024-09-21 18:31发稿时间:2024-09-23 14:56

1923年6月21日,著名的《大公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天津南开大学订于本月二十八日下午三钟,在八里台新校舍秀山堂内,举行第一次毕业式,现已约请各界届时前往参观……”消息篇幅不长,却向世人宣告了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启用,同时也拉开了一场大学建设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大戏的帷幕。

如今,105周岁的南开大学随着百年积淀完成了与城市的双向赋能、共同进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八字校训也不断被一代代南开人赋予特别的含义。

“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源自《礼记》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二句,又赋予了新的现代内涵。允公允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的能力。日新月异则鼓励学生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赶上新时代,而且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无论是我们这些先贤,还是一代一代南开人,身上都体现了一种爱国担当,还有务实创新的实干精神。”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校史研究室主任、天津市历史学学会理事,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理事陈鑫说。

走进南开大学校史馆,红色镂空的“爱国三问”格外引人注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9月17日,校长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不仅点燃了抗战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更是对当代学子的有力鞭策。89年后,在今年9月8日南开大学开学典礼现场,校长陈雨露带领全体新生一起重温这铿锵有力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

“南开人常说‘南开南开,越难越开’,指的是克服困难的决心。巧合的是,南开这所学校也确实一路向南,不断开拓。从西北角的严氏家塾,到‘南开洼’的南开中学,再到城南八里台的南开大学,后来又有了西南的重庆南开中学、自贡蜀光中学……南开大家庭真是‘越南越开’。当年,南开最重要的两位先贤──‘校父’严修和创校校长张伯苓,一个投身维新变法,为守旧派排挤;一个为国从军,遭侵略者所辱。但他们抱定不服输的信念开始合作,共同创办了南开系列学校。南开人面对困难‘苦干、硬干、拼命干’。正如张伯苓所说:‘愈难愈顶,愈顶愈进步;愈进步愈不知足,愈不知足愈有进步。’”陈鑫一边指着校史馆陈列的资料一边介绍着。

天津,素有中国近代教育重要发祥地之称。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中国第一套完整的私立教育体系均诞生于此。“天津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可谓走在全国前列。直至今天,教育强市仍然是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包括南开先贤在内的天津一代一代教育家不断努力,为我们打下了教育基础,他们身上有着很光辉的教育家精神,这种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的精神特质一直启示着我们。”在陈鑫看来,学校不仅教书本知识,更要培养人,包括:重视体育、提倡科学、团体组织、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从塑造健康的体魄、科学的世界观,到正确认识个人与群体,善于合作。这一系列训练,最终就是要培育健全的人格、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各行各业,再将他们的人生态度带向更广泛的社会。南开这所学校所传递的正是一种人生态度。”

0616527fd6dceac1b50bdcd469dd54d.jpg
  原文链接:http://tianjin.china.com.cn/2024-09/21/content_42921401.htm
审核:曹泽怡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2024年中国情报学年会暨情报...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一行来访
【巍巍南开105】南开校友总会...
【巍巍南开105】南开大学建校...
南开大学杰出校友共同助力数...
【巍巍南开105】南开系列学校...
【巍巍南开105】第七届全球南...
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校长来访
2024天津五大道金融论坛举行
2024年度全国出版学科专业竞...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