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第十届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举行
来源: 今晚报2024年08月18日3版发稿时间:2024-08-27 00:40

  本报讯(记者史莺)京津冀协同发展,布局了“六链五群”产业发展新图景,机器人产业链位列“六链”之一,也成为三地科技人员携手发力的新赛道。近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机器人领域研究”为主题的第十届“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三地的100余名青年科学家代表济济一堂,共话机器人产业链现状与未来发展。

  机器人柔顺驱动、人机共融机器人关键技术、建筑机器人关键技术探索……围绕三地机器人领域亟待布局的基础前沿方向,以及如何携手促进机器人领域协同新发展等话题,京津冀三地青年科学家分别在学术报告、圆桌讨论等环节,进行深入且有效的交流。

  在携手发展前,需要了解三地各自优势特点。对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程龙介绍,北京在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领先优势明显;天津在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形成聚集优势,高端产品品类逐渐丰富,发展势头明显;河北则以并联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为主要方向,上游零部件企业众多,主流产品在细分市场保持领先。

  南开大学教授张雪波等与会专家建议,应加强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大对机器人感知、规划、控制等共性技术基础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京津冀机器人领域政府、学术机构、企业、投资方等常态化信息沟通,引导科研人员面向产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此外,专家们还呼吁三地共同携手破解建筑机器人的技术难题,推动建筑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等。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三地科技主管部门自2015年起共同设立并实施京津冀基础研究专项以来,目前累计投入约8700万元,联合资助项目177项。通过不断引导京津冀科学家围绕基础研究关键共性问题开展集中攻关,并取得良好成效。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三地共同关注的科学话题,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已连续举办九届,先后围绕电子信息、公共安全、精准医学等领域开展研讨,促进三地青年科学家合作交流。此次论坛顺利召开,标志着新一轮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的开始。三地科技部门将以此为契机,搭建基础研究交流平台,充分调动三地科研力量,围绕京津冀地区“六链五群”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联合研究,深入推动京津冀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原始创新支撑。

原文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4-08/18/content_87646_1181885.htm

编辑:周冰玉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率中国队获国际青年...
教育部调研组来校开展实验室...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
校领导率队赴石家庄调研生物...
2025“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
南开大学与多所上合组织成员...
北京大学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
南开大学参加昆山创业周暨百...
2025高校影视作品交流展映活...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