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答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道改革命题
来源: 天津日报2024年7月31日9版发稿时间:2024-08-02 15:20

  对话人: 

  乔晓楠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张 玥 本报评论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张玥: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就是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生产关系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调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乔晓楠:是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需要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更好相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着眼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原来的一些体制机制已不再适应自主创新的新要求,必须借助改革催生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生长空间。

  张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乔晓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其中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步入新领域新赛道,需要什么样的新技术、产业向哪个方向发展,市场的反应最敏锐。就拿天津正在发展的低空经济来说,从生产无人机到相关配套设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文旅等多业态应用场景,资源配置的路径很清晰,就是以场景为牵引、以应用为导向,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与此同时,低空经济也面临如何有效管理空域、行业标准如何互通互认等问题,呼唤制度配套、制度创新。这就需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更好维护市场秩序,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张玥: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您认为其中的关键何在?

  乔晓楠:推行科技体制改革,关键是要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天津就有一些科研机构把社会贡献度作为评价科研人员的主要指标,让科研人员能心无旁骛地长年从事一项研究。一些学校打通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流程,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顺畅。这些做法,完善了科技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机制,让一些沉睡的科创资源得到盘活、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得到激发。科技体制改革,就是要推动体制“活”起来、人员“动”起来、成果“转”起来。

  张玥: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也是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必然要求。天津正在着力打造这样的环境,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空间。

  乔晓楠:没错。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通过深化制度创新,能更好地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港口资源联动、金融创新协作等进一步提升。现在,东疆综保区正大力推动绿色融资租赁,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提供金融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率先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空运快运货物6小时内放行”等措施陆续落地并常态化实施。诸多改革都意在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增强对国内外高端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当众多创新力量汇聚于此,就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7/31/content_143094_1109380.htm

编辑:刘喆萱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携手天津市体育局、...
南开团队在受激声子极化激元...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南开大...
南开大学建校105周年特色马拉...
南开大学联合《自然》杂志举...
南开大学2025届毕业生首场大...
学校召开十届党委第四轮巡视...
1型糖尿病可治愈!南开团队合...
南开大学出版研究院再获国家...
2024年外事外专干部培训班(...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