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叶嘉莹在直播中致辞。摄影 宗琪琪
2023年10月15日,叶嘉莹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新华社资料图
“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7月6日晚,天津地标天塔点亮璀璨灯光,致敬一位诗词的女儿、白发的先生。当天,恰逢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的农历百岁华诞。南开大学在迦陵学舍举办“诗话人生”线上直播活动,文化界、教育界知名人士齐聚一堂,畅谈“诗话人生”。百岁高龄的叶嘉莹也通过直播寄语广大中华古典诗词爱好者。
“我今天100岁了”
今年是叶嘉莹归国执教45周年,7月6日(农历六月初一)又恰逢她的百岁华诞。在近80年的教学生涯中,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以及她在中华诗教传承中的卓越贡献,感染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我是叶嘉莹,我是(农历)六月生人,我今天100岁了。”当晚,百岁的叶嘉莹通过线上直播寄语诗词爱好者,“我平常喜欢古典诗词,这就是说天生来性情相近,古典诗词里有很多美好的意思,我觉得古典诗词给我很多鼓励。我像一个蚕——‘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我们一定会看到,我们中国的未来爱好诗词的人这么多,我想中国也一向有这样一个传统。祝大家学习诗词快乐,人生的生活有成。”
嘉宾齐聚“诗话人生”
从十多岁起,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各年龄段的嘉宾依次走进直播间,分享诗词感悟。
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广东省吴小兰慈善基金会名誉会长吴小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通过视频方式,表达了对叶先生的祝福。
作为80岁的代表,中新社原副社长、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现场分享了叶嘉莹在她的伯父周恩来总理逝世后撰写的挽联“运筹为举世拓新猷,折冲尊俎,长留功业在人间”,无论是周总理为民族伟大复兴的鞠躬尽瘁,抑或叶嘉莹对于中华诗教的热忱都无比令人动容。
“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叶嘉莹对荷花情有独钟,与南开更是有着深厚的情缘。南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克欣与主持人白岩松之间的对话,聚焦叶嘉莹与南开大学的渊源以及她终身对诗教事业的坚守。叶嘉莹播下的中华诗教的种子不仅在南开园中生根、发芽,也必将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中华诗教的研究与实践中去,走出东方,走向世界。
“迦陵杯”启动
“诗话人生”活动由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文学院联合抖音、央视频共同举办,当晚,共有超过300万网友在线观看了直播。南开文学院院长李锡龙表示,叶嘉莹一生都致力于传播古典诗词,“此次‘诗话人生’主题直播活动,既是对叶嘉莹诗教精神的致敬,也是希望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把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感召人心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此外,为进一步弘扬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南开大学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联合举办的“‘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古典诗词讲解短视频征集活动也于7月6日启动。
新报记者 常健 通讯员 闫瑾 闫晓铮 牛一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