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人刘禹锡这句诗,大家耳熟能详,其含义是说斗转星移,人世巨变。“王谢”指六朝时两大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本文要讲的藏书家谢弘微,便是陈郡谢氏的一员。
谢弘微(392—433)本名密,字弘微,南朝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宋书》和《南史》皆有传。弘微亲祖父谢韶,任晋车骑司马。其父谢思,官至武昌太守。弘微年少时,父亲去世,家道衰微。他十岁时,过继给堂叔谢峻,后来谢峻护帝而亡,封爵赐赏,财产全由弘微继承;但他只要书,其他皆不关心。据《宋书》本传(下文引用部分,皆据《宋书·谢弘微传》)载:“义熙(东晋安帝年号)初,袭(谢)峻爵建昌县侯。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国吏数人而已,遗财禄秩,一不关豫。”安帝时期,弘微继承了谢峻的建昌县侯爵位。他在原生家庭时,平日生活贫俭,而今所继承的财产极其丰富,但谢弘微只接受了数千卷的藏书,还有几个侍者,其他遗财俸禄,全不过问。由此可见其胸襟和志向。难怪他的另一位堂叔谢混一见面,就说他早慧不俗,必成“佳器”,感叹“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自袭爵受书后,过上了贵族生活。但他没有沉浸于声色犬马,而是在堂叔谢混教导下,与同辈族人一起,探讨学问,吟诗作赋。“(谢)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谢)灵运、(谢)瞻、(谢)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谢混与谢灵运、谢曜以及弘微等谢家子弟,在乌衣巷府邸聚会饮宴,谈书论学,吟诗作文,故谓之“乌衣之游”。这是当时文化世族的一种风尚。
刘宋代东晋,弘微甚受重用,“参预机密”,累官侍中,与琅琊王氏中的王昙首等五人并有“五臣”之称——宋武帝最信任这五人。弘微有学问,懂人情,不贪财,知进退。他曾为宋文帝的文学官,有文集流布。其兄谢曜喜好臧否他人,只要弘微在现场,就常常插话,打断其兄之言,不愿让他哥因言犯人。他本可以从祖父谢琰那里继承一大笔遗产,但他放弃了,说“亲戚争财,为鄙之甚”。元嘉六年(429),文帝欲加其官,他“畏忌权宠”,固辞不受。史官说他人伦播美,后代兴旺。
审核人:丛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