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津云:南开团队在无机合成及配位化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 津云2023年11月17日发稿时间:2023-11-20 18:26

  津云新闻讯:11月17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南开大学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题为“An all-metal fullerene: [K@Au12Sb20]5-”,报道了全金属富勒烯[K@Au12Sb20]5-的合成及成键机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化合物合成技术以及对金属键的精准调控在结构化学中的应用,为新材料的创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这一突破性成果凸显了南开大学在合成化学及主族金属元素配位化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1985年,科学家Smalley等人首次发现了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足球状碳簇C60,也被称为富勒烯。因具有独特的高度对称的结构、特殊的物理性质以及多种多样的化学反应特性,富勒烯自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瞩目,使得人们不断探索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富勒烯的成键特性也被逐渐扩展到无机合成化学领域,理论上预测无机富勒烯将表现出非同寻常的稳定性和反应性,这激发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但其合成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忠明教授课题组通过研发一种新的合成方法,将高温固相合成与金属有机化学跨相结合,成功制备了全金属富勒烯[K@Au12Sb20]5-。

  这一化合物呈现出接近阿基米德十二面体的结构,每一面皆由内含一个金原子的锑五边形平面构成,内径约为0.90纳米,略大于C60分子的直径(0.71纳米)。在这个相对较大的团簇空腔内,仅内嵌了一个钾离子,并且团簇整体无需有机配体的保护,其结构依然能够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这使其成为迄今为止配位环境最接近富勒烯的纯无机化合物。

  这一裸露的重金属球状团簇的稳定性得以实现,一方面归因于中心的钾离子起到了模板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金-锑之间独特的异金属键在维持整体结构完整性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论计算结果显示,该分子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其三维球芳香电子结构,这导致在团簇表面形成了一层离域 π 电子云,赋予全金属富勒烯化合物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一发现有望在光电材料或室温催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

  (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天津日报记者姜凝 通讯员李享)

  原文链接:https://www.app2020.tjyun.com/jyapp/cms_template/100/000/208/index.shtml?from_oid=oX6ro0Ttg8SvNj2NULq_c-YH7tRQ&level=1&random=2208561e-5774-436b-8dbb-87f5ab0fe3e3&newsId=054656597&appId=1b8b3255-58d4-4ba7-b0f7-9d136547eb38&json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cms_mob/v200/cms_news/000/000/054/656/000000054656597_986f85e3.json&jy_uid=310967672&categoryId=&resources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v300/cms_mob/v200/cms_oth/chan.json&showFunHead=1&scene=message

  审核人:丛敏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举办党内法规理论与...
天津市领导调研我校马克思主...
学校召开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南开学子在黑洞研究中取得重...
南开一宿舍三个学院四个男孩...
校领导与新一届学生会、研究...
校领导为三学院讲授“形势与...
纪念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启用1...
新能源(能源化学)教材建设...
国际顶级学术刊物IEEE TIFS主...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