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新华每日电讯:“看到黄昏飞鸟归巢,就下定决心回来了!”百岁叶嘉莹谈为诗词结缘南开往事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2023年10月16日发稿时间:2023-10-17 15:39
“叶先生坐着轮椅入场
几秒钟的时间里
台下坐着的人

‘唰’的一声都站起来了!”

虚岁已百岁的叶嘉莹先生
此前数年未出席公开活动
10月15日
当她坐着轮椅出现在南开大学
“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文章开头的一幕让观众感叹:
这是大家对这位期颐之年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
由衷的感佩和敬意
“我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事业
所以我的心目中
就是要把古人诗词里面
美好的理想、感情传给年轻人。”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
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叶先生在现场深情地说

执意从医院赶来的叶先生
回忆了四十多年前
决心归国教授中国古典诗词
和结缘南开的往事
她提起自己当年在温哥华
一天傍晚散步时写下的诗句:
“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

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

百岁的叶嘉莹先生
依然清晰地记得
这首诗的创作历程——
晚春是落花的时节
这‘花飞’早知道春是不能留下的。”
“一个人有梦想
如果不去实践的话
你的梦就是一个空的梦
“我当时远在温哥华
离开祖国多少年了
而且距离空间这样的遥远。
“我突然在遥远的天涯
悲哀地感叹我已经衰老了
“那剩余的生命
我应该到哪个地方?
我说我要回国来

一生我终老在南开。”

出生在荷花盛开的农历六月
以“小荷”为小名
也一生爱荷的叶嘉莹先生
用“为有荷花唤我来”
自己与南开大学的缘分
“我对于荷花特别有感情
我说我老年的时候就结缘在南开
‘为有荷花唤我来’。
马蹄湖这一片荷花
就呼唤着叫我回到祖国
‘修到马蹄湖畔住’
我很幸福能够住在马蹄湖的旁边

永远也不分开了。

在研讨会现场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近200位学者齐聚一堂
共话中华诗教的传承与弘扬
以学术研讨交流的方式

向叶嘉莹先生致敬

“我是教诗的。
我认为,诗歌能够
用它的美丽的韵律、声音
传达一种教化”
关于诗教传承
叶先生在现场鼓励年轻人说:
“中华诗教要流播
要传达给下一代
做出像李白、杜甫他们那样
伟大的成就
我们年轻人

要共同地向着这样的高山去攀登。”

从1945年大学毕业
到年过九旬
叶嘉莹一直坚守在讲台之上
设帐南开之前,她曾先后执教于
台湾大学、哈佛大学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
她这一生,教过幼儿园的孩子

也带过古典文学专业的博士

这些年,叶嘉莹讲授诗词的视频
在网络上走红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她的带领下
进入了诗歌的世界
对于祖国的未来、对于年轻人
叶嘉莹都抱着极大的期许
“我们中国
是一个古老、强大的国家
可是我们这个新生的气象
新兴起的事业都是非常辉煌的
非常远大的
所以,我说‘喜见旧邦新气象
要挥彩笔写江山’
我们江山的美丽
江山的美好是书写不完的
大家要努力,一起使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江山更加美丽
希望我们的前途更加远大。”
她说:“很高兴今天看到了
很多年轻人来到这里。
我们中国诗歌的传统
诗歌对人的感动和教化的传统

一定会一直传承下去的!”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
“中华诗教传承计划”正式启动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于10月13日推出的特别报道
也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
赠送给先生和到场嘉宾
致敬为赓续中华文脉

付出心血的传承者们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PzVsdOtmmd4zA20XVo0CQ

编辑:丛敏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新奥认知科技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与百利装备集团签署...
南开大学项目获评“2024年华...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国家自科专项“微塑料的环境...
南开师生3篇论文入选2024年度...
南开团队研制出基于非易失电...
南开大学留学生赴蓟州区穿芳...
校领导春节前看望慰问老同志...
南开团队实现片上光子毫米波...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