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真诚可爱的契诃夫
来源: 天津日报2023年9月1日12版发稿时间:2023-09-06 15:23

图: 1901年,契诃夫(右)与托尔斯泰(左)、高尔基(中)在一起。

谷羽

  安东·帕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年出生于俄罗斯黑海之滨的塔甘罗格一平民家庭。1904年去世时,已经是声名远播的小说家、剧作家。契诃夫只活了44岁,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契诃夫从小聪明好学,活泼淘气,13岁第一次看戏就迷上了戏剧,曾自己编写剧本,跟弟弟妹妹分派角色演出。尽管家境不好,但他苦中求乐的天性难以遏制。

  不幸的是,1876年他父亲经营的杂货铺破产,全家生活顿时陷入绝境,少年安东早早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全家六个孩子,八口人吃饭都成了问题,不得不投亲借债,四散分离。

  1879年,勤奋好学的契诃夫考进了莫斯科大学医学系,一边刻苦读书,一边写短篇小说,给幽默杂志投稿,赚取稿酬,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接济家人。

  契诃夫选择医学专业,不仅是他个人的心愿,也是听从母亲的嘱咐。母亲说过:“听我的,你一定要上大学的医学系,那是最好的专业。”作为儿子,实现了母亲的愿望,母亲欣慰,儿子高兴。

  大学医学系课程繁多,学生负担很重。契诃夫学习刻苦认真,各门课程成绩都名列前茅,表现优秀,居然还能抽挤时间写小说。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当时作家苏沃林给契诃夫写信说:同时追两只兔子,结果会双手空空。

  契诃夫明白这位作家的好意提醒,但他回信解释说:“医学是我的合法妻子,文学是我的情人。一个让我厌烦时,我能去另一个那里过夜。”语言幽默风趣,让人过目难忘。

  大学期间,契诃夫在《花絮》《蜻蜓》等幽默杂志上发表的小说多达数百篇,其中包括《一个小官员的死》《胖子和瘦子》《变色龙》,等等。当时他使用的笔名是安托沙·契洪杰。

  有人做过统计,1883年契诃夫发表小说120多篇,平均三天写一篇小说。他听从苏沃林的建议,作品篇幅尽量简短,大多不超过一百个句子,力求情节生动、语言鲜活、诙谐风趣,很快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幽默杂志喜欢采用他的稿子,安托沙·契洪杰成了有名的青年小说家。

  1884年,契诃夫以优异的成绩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获得了从医的资格,同一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学业和写作双丰收,一举抓住了两只兔子,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不能不说是24岁的契诃夫创造的一个奇迹。

  契诃夫先是在距离莫斯科不远的乡村医院工作,后来创办了自己的诊所,门口挂出了牌子:安东·帕甫洛维奇·契诃夫医生。他为农民患者看病,经常不收诊疗费,或者只收半费。他对待患者态度和蔼可亲,善于倾听,又善于观察,诊疗细致,药到病除,令患者感动,逐渐获得了良好的名声,许多远地的农民也前来看病就诊。

  契诃夫医生出了名,也有了钱,他却不善于积攒钱财。因为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先后投资建立了三所乡村学校、一所图书馆,甚至想为乡村教师建立疗养院,可惜资金不够,不得不放弃初衷。

  从医与写作,时间上有矛盾,但契诃夫觉得,医生的工作有助于文学创作。因为接触大量患者,加深了他对社会底层平民生活的了解,不少患者亲口诉说的故事,成了他小说创作的题材,他觉得这样的故事是源源不断的活水。

  1886年,契诃夫的创作出现了明显的转折。小说数量逐渐减少,篇幅则有所增长,开始写一些中篇小说。幽默风趣的色彩趋向弱化,而忧伤的抒情色彩则逐渐增加。他接受有些朋友的建议,放弃了笔名安托沙·契洪杰,发表作品时直接署名安东·契诃夫。

  1888年,契诃夫获得了俄罗斯科学院的普希金奖,得到了文学界的赞扬与公认。

  1900年,他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文学部荣誉院士,这是当时俄国作家的最高荣誉。

  同一年,契诃夫感染了肺结核,不得不暂停医疗工作,休息疗养。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要利用这段时间,去远东萨哈林岛考察。契诃夫性情温和却意志顽强。不顾家人和亲友的劝阻,他稍作准备,就毅然决然地踏上行程。

  乘火车、坐马车、坐轮船,有时还徒步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行程过万里,终于到达了萨哈林岛(即库页岛)。契诃夫目睹了流放犯地狱般的生活,三个月记录了近万张卡片,对当地居民有了近距离的观察与了解。随后用两年时间完成了非虚构作品《萨哈林旅行记》。1892年他写出了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阅读与深思。

  契诃夫的小说,擅长写凡人琐事。他的作品中,没有英雄人物,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宗教情绪的宣扬,也没有道德说教,其作品具有生活气息,像独幕剧一样,让人流泪,让人欢笑,从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不仅俄罗斯的读者,还有国外译者和读者的喜爱。

  契诃夫出身社会底层,深知平民百姓的疾苦,他保持了平民作家的自尊,不受任何流派的影响,在创作理念上有很强的自控能力,从而凸显出他的艺术个性与追求。

  契诃夫比托尔斯泰小32岁,比高尔基大8岁,由于彼此尊重与欣赏,他们成了忘年之交的好朋友。契诃夫与高尔基常到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去拜访托尔斯泰。高尔基和托尔斯泰也去过契诃夫位于雅尔塔的居所。文学创作是他们总也聊不完的话题。

  高尔基认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典范是普希金、屠格涅夫和契诃夫。

  1904年,契诃夫去世,托尔斯泰接受报纸记者采访时说:“契诃夫死了,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我们不仅失去了无与伦比的艺术家,我们也失去了一个美好、真诚和正派的人,谦虚、可爱的人。”

  美好、真诚、正派、谦虚、可爱,俄罗斯文坛泰斗托尔斯泰对契诃夫的评价,会得到成千上万读者的赞许和认同。

  契诃夫临终留下了遗嘱,让他的妻子克尼碧尔转给他的妹妹玛丽娅,其中最后三句话是:“要帮助穷人,要爱护母亲,要和睦生活。”

  由此可见,契诃夫终其一生是好医生、好作家、好心人。

  契诃夫超越了他的时代和地域,他属于俄罗斯,也属于世界各国的读者。

  阅读契诃夫的小说,能领略他苦中求乐的天性,感受他平和的心灵与脉搏。

  我们很多人只是匆匆过客,那些为世界奉献出心灵与才华的艺术家会永存。

编辑:丛敏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南开大学“火山杯”AI应用创...
南开大学召开党建工作推动会
2025年南开大学科技周活动举办
南开大学举办第四届“碳中和...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