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红色记忆系列特辑——小楼春秋解说词
来源: 今晚报2023年8月10日18版发稿时间:2023-08-14 10:04

  南开大学·思源堂

  1937年7月29日,轰炸机的呼啸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一枚枚炸弹在天津城南八里台坠落,诞生于1919年的南开大学,在火海中化为一片废墟。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也无一幸免。

  《东北地理教本》,由校长张伯苓安排编撰,南开师生对日本铁蹄下的东北进行了详尽的调查,揭露出日本进一步侵华的战略总构思,这让日本情报部门大为恼火,轰炸南开成为日军多年的预谋。

  在持续两天的轰炸后,曾经美若花园的南开大学校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木斋图书馆、秀山堂化作一片瓦砾,只剩下千疮百孔的思源堂。此后,张伯苓率南开师生南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同组成西南联大 。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翌年南开大学北返复校,对思源堂进行了修复,作教学楼使用。不久,内战的阴影笼罩着全国,“反饥饿、反内战”运动此起彼伏。此时,南开大学是天津的学生运动的中心。

  平津战役纪念馆,在众多展品中,这个黑色硬皮记事本并不起眼,它的主人叫刘焱,曾担任南开大学地下党总支书记,这个记事本记录了许多极难读懂的符号或暗语。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副编审徐悦介绍:“当时南开大学有一个地下交通站,从国统区往解放区输送进步师生和进步人士。每一个去的人要准备一个假名字,用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百家姓混合起来。还要专门给他一个路条,这个路条就是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小额纸钞,上面有数字编号,这些编号掌握在咱们地下党组织的手中。”

  从1947年秋到天津解放前夕,经由地下交通站成功输送到解放区的革命师生和民主人士,累计达四百余人。1948年冬,解放军兵临天津城下。南开大学校外,到处是国民党部队的堡垒和掩体。12月13日,学校决定将南院贵重仪器和图书运到甘肃路东院,师生员工与家属同时搬迁。

  南开大学师生对共产党、对解放军的支持拥护引发了国民党的不满,借设防为名,1948年12月底,一个连全副武装的士兵来到南大校门口,准备强行进驻。“全校师生员工听见这个消息,都到校门口,把校门口堵住,对峙了起码一个多钟头。当时情况很乱,几个学生围着(国民党)军队宣传反内战。我们反进驻就在这种情况下取得胜利。”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焱说。

  1949年1月15日,南开大学学生引导人民军队进入校园,天津也在同一天获得解放。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教育频道 陈晓撰文)

编辑:李梦楚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首届“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
​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
南开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
南开师生在天津市第五届公共...
校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
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副校长一行来访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讲...
沙特阿拉伯努拉公主大学一行来访
学校召开2025年第二次理工科...
南开大学获2029年亚洲化学大...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