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做好现代能源经济大文章
来源: 天津日报2023年7月26日9版发稿时间:2023-08-04 18:38

  对话人:

  王军锋 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

  研究中心主任

  李娜 本报评论员

  推动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逐“绿”而行,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关键中的关键。

  李娜:前不久,内蒙古的“风”点亮天津夏季达沃斯的“灯”,论坛场馆方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完成交易电量100万千瓦时,首次实现活动期间100%“绿电”供应。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能源为高质量发展供给绿色动力。

  王军锋: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是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要求。“双碳”目标引领下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踩好碳排放的“刹车”,也要加大经济发展的绿色“油门”,实现降碳减污协同推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保障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基础上,全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向绿色化转型,逐步建立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体系,并带动相关领域逐“绿”升级,这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

  李娜:逐“绿”而行,关键是产业向“新”。今年以来,天津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行动”,重点任务之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您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

  王军锋: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依托的是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具体到现代能源经济、新型能源体系的打造,也是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支撑的。但这不是某个单一的产业环节,而是针对全产业链的建设布局。像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是天津的重点产业链,我们正高水平建设锂离子电池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丰富其产业生态。很多人印象中,新能源主要是解决动力问题,其实这只是“链”上的一环。从技术研发到装备制造,再到设计咨询、金融服务,等等,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协同发展,才能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注入更强劲的绿色动能。

  李娜:刚刚您提到一个关键词“技术”。进一步推动关键绿色技术攻关,更多产业将在绿色转型中发掘出新潜能、实现新升级。

  王军锋:没错。能源低碳转型进入重要窗口期,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事实上,做零碳能源供应“加法”也好,做高碳能源低碳化“减法”也好,都离不开能源技术创新。比如要发出更多绿电,需要光伏、地热等相关的发电技术;保障新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要有基于储能和氢能技术的研发;提升能源利用率和智能供应水平,需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来实现。还有很多钢铁、石化企业以绿色低碳技术“减碳”有方,实现“绿色转身”。加大关键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绿色技术的支撑力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后劲。

  李娜:发展现代能源经济,依托产业发展打造新型能源体系,是一个新赛道。在新的赛道中赢得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就不能仅盯着手上、眼前这些事,“前瞻性”思维必不可少。

  王军锋:这种“前瞻性”的考量重点,是如何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和环境。比如,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用能管碳改革新机遇,从战略上谋划好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局;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布局新型电力系统关联产业,进一步推动传统能源设施融入新型能源体系;强化新能源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互通互融,大力发展数字零碳能源产业集群,等等。顺应经济发展形势,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中寻找产业发展的机遇,通过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因地制宜把想法变成现实,思想意识的主动就有可能变成发展的主动,帮助我们找到更多新的增长点。

编辑:吴军辉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2025年高招咨询开放...
【学习教育】杨庆山讲授深入...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
首届“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
南开大学科技创业孵化与成果...
​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
南开师生在天津市第五届公共...
南开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
校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
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副校长一行来访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