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生成式AI产教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有关专家学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代表120余人参加论坛活动。
据了解,生成式AI是当前发展较快、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技术之一,是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项、代码等内容的技术,正在激发包括国内外科技巨头以及创业者的新一轮竞赛。生成式AI具有巨大的商业化潜力,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推广应用的拐点,将在工业、农业、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形成更多应用场景。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开大学、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信创海河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论坛旨在汇聚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和产业界精英,就生成式Al技术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产业化应用等内容开展深入交流研讨,形成广泛影响,并为相关企业在天津拓展生成式Al技术应用场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论坛现场 南开大学供图
开幕式上,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作主旨发言,围绕论坛主题对生成式AI在产教融合创新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一飞智控董事长齐俊桐共同宣读了“推进生成式通用智能科教融合发展的倡议”。
倡议首先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作出战略布局,制定相关政策,明确通用人工智能科教融合的目标、原则、重点任务等;推进教育改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建设,注重科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培养更多的人才,包括研究人员、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为生成式智能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加强科研创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的前沿创新和基础研究,在算力、算法、模型、数据等方面,加强联合攻关和科教、产教协同,为生成式通用智能提供坚实的创新支撑。
同时,倡议提出加强资源保障,包括人才、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鼓励高校、科研院校、企业等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实践投入,促进生成式通用智能产业发展;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进生成式通用智能的发展,分享技术和经验,以“人工”促进“智能”向善发展,造福人类和地球;成立科教融合联盟,通过成立国家级科教融合联盟,形成科、教、产融合的协同机制、战略咨询支撑、示范引领推进、发展模式探索等能力,强化生成式通用智能领域的科教深度融合,服务中国智能创新发展。
新闻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06.s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