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每日新报:1404年天津建卫
来源: 《每日新报》2022年12月27日 6版发稿时间:2023-01-12 18:11

  伴随老城厢中鼓楼钟声的隆隆响起,12月23日,天津迎来建卫618周年纪念日。沧海桑田,星霜荏苒,天津早已发展成为繁华都市。在天津之眼永乐桥畔,相伴滚滚流淌的海河水,一组浮雕碑文,记述着天津的建城历史,让往来游人静静品读天津的过往与今时。而文章的作者,是一位耄耋老人。

  南炳文,南开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在万卷史料中,笔耕不辍,耕耘了一个甲子。他所撰写的百余万字的纪传体《明史》,填补了我国长篇明朝章节体断代史的空白。作为明史权威学家,2003年,在天津即将迎来建卫600周年之际,南炳文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探寻天津建城的确切历史,追溯这座“卫城”的建城日期。由此,在浩瀚书海中,拼接起时光的记忆。尽管明史典籍、各类著述浩如烟海,但是关于天津卫建城的记载,却并不多见。

  根据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明清两代保存有完好的帝王实录,这是历朝历代记述历史最主要的材料之一。而南炳文先生,也在《明太宗实录》中找到了天津设卫建城的记载。南炳文介绍:“《明太宗实录》记载,我们设天津卫是在永乐二年的11月,经公式推算,从阳历上,是那一年的12月23日。我们先是建了天津卫,然后是天津左卫,到永乐四年,又建天津右卫。”

  根据《明太宗实录》的记载,永乐二年,即1404年天津建卫,由此以来,天津设卫建城,拱卫京畿,镇守海门。而当时为什么要设立天津三卫,天津这片区域又有着怎样的特殊之处呢?

  天津,原名直沽,本是一块退海荒地。从金代的直沽寨、到元代海津镇,当时,漕运河海并用。江南漕粮北运,直沽既是海船的终点码头,也是进入北运河航道的起点。每年,粮船万艘、商贾云集。人们操着南腔北调、携带东珍西宝,直沽,开始聚落人气,百物云集。

  妈祖,就是在那时,乘着漕运之舟,来到天津。渔盐漕运,行船出海,人们都会祈求这位女神守护平安。今日,从三岔河口出发,西岸就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天后宫,始建于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

  根据史料记载,就在天后宫建立70多年后,公元1402年,受到战火损坏的天后宫,得以重修。而这一工程的负责人,又在两年之后的1404年,负责起一项更为重大的工程,就是营建天津卫。他就是明成祖朱棣麾下著名将领陈瑄。在南炳文和诸多明史专家的考证中,陈瑄督理漕运三十年,负责全国漕运粮物。他全力疏通大运河,并在天津兴修百万粮仓。在他的治理下,被打通的运河,成为流动的“黄金水道”。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html/2022-12/27/node_19046.htm

编辑:付坤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材料学科发展研讨会...
南开国际先进研究院(深圳福...
天津外国语大学来校访问
南开大学率中国队获国际青年...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教育部调研组来校开展实验室...
自贡市蜀光中学校长一行来访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校领导率队赴石家庄调研生物...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