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杨
一名党员扬起一面旗帜,一个榜样竖起一根标杆。近年来,天津高校教育工作者肩负初心使命,全力以赴育人,用平凡述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用坚守守护一株株桃李。
科研创新教书育人
“刘老师身上总有一股韧劲,永远敢于挑战创新。”在南开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刘阳的同事们这样评价他。刘阳主要从事与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疗相关的高分子纳米药物的前沿科学研究,以发展新型纳米药物体系实现高效癌症免疫治疗为目标,围绕“纳米材料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有效调控”这一关键问题开展深层次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身为示范中心副主任的他还主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运用现代化手段将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和方法引入本科实验教学。
刘阳常说,一名优秀的人才必须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他在南开大学任教的6年间,共培养博士毕业生7名、硕士毕业生5名,其中3名学生在学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两名博士毕业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刘阳还是伯苓班专业班的导师,他积极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大学生竞赛等指导工作,于2021年带队获得第六届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
2021年5月20日,刘阳被党组织吸纳为预备党员。他表示:“我愿以余生积极投身祖国化学事业与教育事业,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国家科技发展和青年人才培养奉献一生。”
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22-07/30/content_15354_652396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