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加快应用场景开放 规划建设新型创新区
来源: 天津日报2022年06月26日 3版发稿时间:2022-07-06 08:45

  

  本报讯(记者 姜凝 张璐)日前,在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京津冀数字经济联盟成立大会暨京津冀数字产业高峰论坛”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教授发表了“深化京津冀协同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报告。报告认为,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十四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加快天津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从3方面着手。

  首先是加快应用场景开放。从天津实际出发,把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突破口选择在制造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现有的优势产业是重点领域,通过头部科技企业的引进、新创企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加速形成富有活力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生态。

  其次是发挥研究型大学的作用,建设包括海河实验室在内的新型创新组织,加速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培育。作为新兴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区域创新系统的支撑,新型创新组织在激活现有创新资源和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要规划和建设一批以数字和智能经济为主导的新型创新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和高科技园区不同,新型创新区是数字和智能经济聚集区,往往出现商务配套环境优越的城区中心区和次中心区。新型创新区规划的重点是如何在一个狭小的物理空间创建没有边界的网络空间。“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天津市河西区新八大里数字经济聚集区初步具备了创建新型创新区的条件。那里目前已有1500多家企业进驻,还需进一步通过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引进,加速创新资源的聚集和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刘刚说。

  报纸电子版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2-06/26/content_153_6368490.htm

编辑:乔仁铭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纪念南开大学荣誉教授谷书堂...
南开学子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
“洞见新机 与势同行”2025新...
林郑月娥访问南开大学并作主...
南开大学获捐朱剑寒先生珍贵...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吴卫辉...
2025年南开大学运动会举行
京津冀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南开论坛...
“百十京华 公能日新”南开北...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