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我国首次在羊脑内实现介入式脑机接口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发稿时间:2022-07-06 08:45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介入式脑机接口完成动物试验。此次试验的介入式脑机接口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段峰教授科研团队牵头,与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

  此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在羊脑内实现介入式脑机接口,突破了介入式脑电电极、血管内脑电采集等核心技术,完成了支架、导管等神经介入器械产品研制,解决了传统侵入式脑机接口对脑区造成不可逆损伤的弊端,填补了国内介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空白,对推动我国脑科学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在不依赖外周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情况下,把大脑皮层的信号活动直接转变为计算机指令,控制外界设备。对严重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脑卒中、渐冻症等)来说,脑机接口能够帮助他们独立控制外界设备,恢复部分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传统脑机接口分为侵入式脑机接口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侵入式脑机接口需要通过开颅手术或者钻透颅骨将脑电传感器植入脑内,如马斯克的Neuralink脑机接口需要直接从头骨植入,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大脑的长期炎症。而非侵入脑机接口虽然对人没有伤害,但是脑电信号微弱,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受限。

  段峰科研团队牵头研发的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只需要通过类似心脏搭桥的微创手术便可实现脑机连接。科研团队采用治疗中风的神经介入技术,通过静脉将脑电传感器植入到大脑运动皮层、视觉皮层等脑区后,神经支架膨胀,将电极挤压在靠近大脑的血管壁上,从而获取相应脑区信号。这一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颅骨钻孔或开颅手术即可获得脑电信号,整个手术植入过程可在两小时内完成。

  此次试验的脑电极植入术,由河北工业大学张建华教授科研团队研发的介入机器人辅助完成。该机器人采用主从操作方式,由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马永杰主任医师在主端操作,成功完成了部分血管造影。试验最终在羊脑血管内完成了传感器植入,并成功采集到了脑电信号。

  新闻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2-06/27/content_DMv2mEcn.html?gid=2V1Qqd1E

编辑:乔仁铭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材料学科发展研讨会...
南开国际先进研究院(深圳福...
天津外国语大学来校访问
南开大学率中国队获国际青年...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教育部调研组来校开展实验室...
自贡市蜀光中学校长一行来访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校领导率队赴石家庄调研生物...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