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彭未风 通讯员付坤)日前,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选修课《材料科学机遇与挑战》迎来第十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刘忠范为南开学子带来题为“古树新枝,继往开来的石墨烯材料”的精彩授课。
刘忠范院士带领大家回顾了碳材料的发展史。下一个新兴产业是什么?刘忠范院士认为是石墨烯产业。他说,石墨烯被称为“新材料之王”,其优点广为人知。课上,刘忠范院士通过一些有趣事例,启发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他提到,作为有可能带来颠覆性材料革命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竟然是“用胶带撕出来的”。2004年,英国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他的学生用一片胶带去粘另一片胶带上的石墨,再撕下来就可以让石墨片变薄,最终剥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因此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刘忠范院士说,其实,根据早期的相关理论,石墨烯是不能稳定存在的。“但是,理论上不存在的东西,物理学家们努力去做,而且最后做出来了,这说明对科学研究来说,需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勇气,不要人云亦云。”刘忠范院士说。
刘忠范院士还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留学时代的故事。他说,当初因为研究的需要,经常会用胶带撕石墨。“我撕完就扔掉了,人家拿着它接着撕,最后就拿诺奖了。”通过自己的这个故事,刘忠范院士告诉同学们,做研究固然需要一根筋,但是也不能完全一根筋。有的时候,换个思路,换个角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突破。在授课最后,刘忠范院士说:“不能只关注现在,否则你会丢掉未来。对于做这方面工作的团队来说,也不能只关注未来,否则很难走到未来。”他还勉励同学们,“永远不要给自己设置天花板,要超越自己,勇敢前行”。
听到刘忠范院士“永远不要给自己设置天花板”的勉励,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超受到了很大启发,他说:“不是由于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由于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难以做到。面对科研生涯中的种种困难,我们要勇敢地迎上去。”
报纸电子版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BiefKo3UbflmUtSzd06f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