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文旅融合新玩法 沉浸式成新趋势
来源: 《天津日报》2021年12月14日第8版发稿时间:2021-12-15 16:41

  本报记者 刘莉莉 文并摄

  “1928年,时局变幻,离奇事件频出。警察为尽快破案,邀社会人士参与侦破并许以重利……”一场民国探案之旅,正在天津范竹斋故居的“沉浸剧场”接连上演。沉浸式体验剧《北洋歇洛克》推出三个多月以来,不仅吸引了各地观众与玩家,也引起了专家学者对这一文旅融合新玩法的探讨。

  寓教于乐新模式

  吸引观众来“N刷”

  今年8月20日,《北洋歇洛克》亮相范竹斋故居。实景打造的“沉浸剧场”,将戏剧与剧本杀结合的“新玩法”,使该剧收获好评。

  资深玩家“朽木”玩过一百多个剧本杀,当他换上民国服装、第一次进入《北洋歇洛克》的大门,从开场就被惊艳了。“场景装潢考究,演员表演生动,令人瞬间‘穿越’。而且可以做任务赚代币买天津小吃,任务进度和代币还能存档,真是耳目一新。”

  戏剧或剧本杀,一般都是固定剧本,而《北洋歇洛克》固定的只有开头结尾的大致走向。这种脱离剧本的方式吸引了观众杨肖尹,她在“参演”时也玩出了花样:“我通过调查,得知一些角色做过很多坏事,于是就会去气一气这些‘坏人’。”杨肖尹在沉浸式体验剧里和演员飙戏,演绎了自己的正义故事。

  创新娱乐方式的同时,《北洋歇洛克》还兼顾文化气息。根据史料还原的场景设置和道具细节,演员们符合民国气韵的言谈举止等,都可以让观众潜移默化地感受、了解民国时期的人文历史。

  如此有趣又营养的沉浸式体验剧,吸引了许多人“N刷”,项目策划、编剧朱振达说,甚至有观众已经来过24次,还有很多外地朋友慕名而来。

  城市文化新载体

  拓展新的消费场景

  玩法类似剧本杀,呈现方式又借鉴戏剧艺术,《北洋歇洛克》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夏冬表示,戏剧观众一般都是被动欣赏,而《北洋歇洛克》则把观众的参与和戏剧的表演结合在一起,观众的参与还可以推动戏剧情节向前发展,这种加入了戏剧元素的新模式,给戏剧艺术带来一种新的呈现手段。

  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需要载体,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陈晔认为,这种沉浸式文旅项目,可以把天津的历史文化张扬出来。通过还原民国时期天津的社会场景,演绎天津发生的故事,让参与者真切地体会天津的人文历史。这种文旅深度融合、沉浸式体验,创造了天津城市文化的新载体。

  陈晔还表示,天津的小洋楼资源有着历史、建筑美学和城市文化等多重价值,这种沉浸式文旅项目延长了名人故居、小洋楼等旅游资源的利用时间,拓展了新的消费场景。

  天津文旅新亮点

  “津味儿”剧情受期待

  《北洋歇洛克》由北方演艺集团沉浸式演艺联盟及创作设计中心制作、演出。负责人郭鸿斌介绍,该剧推出以来,不断有各地景区来联络,“我们也在努力总结沉浸式体验剧的创作经验,希望从剧本创作、演员培养等方面形成一套制作体系”。郭鸿斌以演员培养为例:“演员除了要完成固定剧情表演,更多的是与观众互动,带有很大随机性。表演风格区别于传统戏剧和普通剧本杀,自成一派,既要松弛还要具有超强的逻辑能力。”

  郭鸿斌认为,戏剧的发展需要突破,剧本杀的空间也需要突破。如今很多景区都把目光投向了沉浸式,而沉浸式文旅项目也将成为一种趋势,这一新兴行业会有很大发展。

  天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郭鸿斌觉得,对于沉浸式体验剧的创作,有很多津门故事等待和值得挖掘。郭鸿斌也“剧透”了几个正在创作中的新项目:以“天津八大家”为背景的《山雨欲来风满楼》,讲述新中国成立前故事的《保密局1948》等,他期待“津味儿”沉浸式体验剧成为天津文旅的新亮点。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1-12/14/content_158_5437787.htm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首届“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
​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
南开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
南开师生在天津市第五届公共...
校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
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副校长一行来访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讲...
沙特阿拉伯努拉公主大学一行来访
学校召开2025年第二次理工科...
南开大学获2029年亚洲化学大...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