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让党的百年成功经验在新征程上闪光
来源: 《天津日报》2021年12月6日第9版发稿时间:2021-12-09 10:51

  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近日,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专家学者认真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精神,进行讨论阐释,现摘要刊发。

  ● “两个结合”:昭示新发展理念的原创性

  刘凤义

  “《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刘凤义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两个结合”的鲜明特征,包含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新发展理念就是典型的例证。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新发展理念才能指导新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协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按比例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通过协调发展来解决。

  绿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今天面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放是利用国际分工、繁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必须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共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作者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 百年奋斗: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秦 龙

  “《决议》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龙说,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秦龙表示,党的百年奋斗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取得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正确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党的百年奋斗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根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百年奋斗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当代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 真理力量:百年大党的理论创新之道

  钟 彬

  “《决议》全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整体过程,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过程中的真理光芒。”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钟彬认为,《决议》从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出发,用“四个历史时期”和“三个飞跃”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钟彬说,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决议》中的理论创新。其一,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决议》把理论创新作为百年党史的一条鲜明主线,将理论创新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其二,《决议》将理论创新作为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宝贵经验,指出理论创新是党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中完成艰巨任务的重要法宝。其三,《决议》对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出了新的概括和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理论创新的经验有哪些呢?钟彬认为,一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就是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首先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既保证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又不断赋予理论新的内容,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我们党之所以历经考验无往不胜,关键在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解决时代课题中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三是坚持需求与问题的双重导向。共产党人坚持需求与问题的双重导向,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作者为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 敢于斗争: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

  肖光文

  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肖光文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将“敢于斗争”总结作为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这是对党百年奋斗历史的基本事实、精神状态、政治品格的高度概括。

  肖光文表示,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鲜明的斗争品格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历经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展改革开放,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明前景。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和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敢于斗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气质和风骨,深深熔铸于百年大党的血脉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之所以能够历尽千难万险,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就是凭着敢于斗争的鲜明政治品格,这是党百年奋斗历史的根本经验总结。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全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弘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增强斗争本领,以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作者为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1-12/06/content_159_5397712.htm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南开大学“火山杯”AI应用创...
南开大学召开党建工作推动会
2025年南开大学科技周活动举办
南开大学举办第四届“碳中和...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