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国
关于书评做法的文章已经不少,当代名家像葛兆光、李零、陈平原、王小甫等先生们都写过文章,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对初学者来说,读时都深以为然,真正想写书评时,又不知如何下手。笔者这些年接触很多历史系同学,他们的课程论文,很多就是史学书评,颇有一些感触。下面就史学书评的做法,略讲一讲,希望对初学者有点帮助。
从历史系学生课程论文来看,他们的史学书评结构大体类似:前言、本书内容简述、相关特点与问题评述、结论。最大篇幅是“本书内容简述”,逐章介绍,力求全面;对于“特点与问题评述”,谈得不多。其主要特点是“述”:陈述全书内容观点;甚少“评”,也不深入,因为没有完全吃透,评论大多浮在表面;没有能够融会贯通地理解全书特点,更没有将本书放在整个学术大势之下考察,所以显得不够深入。总体感觉是夹生饭,还差点火候。
从开始阅读一本书,到最终写成一篇书评,大体上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弄清了这些,有助于书评的写作。
第一个阶段,精读全书,做好读书笔记。书评写作,毋容置疑从精读开始。如何做到精读呢? 一定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在做读书笔记时,往往会产生很多想法,一定要立即写下来,否则转瞬即忘,相当可惜。必须边读边记,绝不可读完全书之后,再来补记。这样读书速度可能会慢些,但很有效。读书不能求快,精读更不得求快。哪怕一天只读一页,但很有收获,写满了读书心得,也比读十页而一无所获有意义。
精读应全面了解书的信息,越全面越好。对于书名、出版信息、印刷次数、书序、前言、目录、正文、后记或跋等都应该认真阅读,将得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很多读者注重书的正文,但不大关注出版信息、书序、目录、后记与跋等部分,这种疏忽极不利于全面理解书的特点。正是正文以外的部分,提供了成书的学术背景与时空环境等信息,对于理解一本书相当重要。
首先要重视书名和目录。如果是由外文译成中文的著作,需要注意外文原版与中文译本在书名方面的差异。如刘禾2004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帝国的碰撞》(The Clash of Empires:The Invention of China in Modern World Making),2009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中文版,书名改成《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这种差异值得探究。
从前言、后记等部分,捕捉作者写作此书的意图、经历及所处的时空环境,这些都有助于理解全书,并有助于书评的写作。再以刘禾那本书为例,《导言》写道:她原本打算研究中国近现代《圣经》翻译问题,1997年,当她身处伦敦,每天“阅读鸦片战争期间大英帝国与清政府之间的外交公文”,时值香港回归之时,因而感慨“当年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正是以鸦片战争和一连串与大英帝国军事冲突为发端的”,因为这样的契机,使她改变研究方向,从而“投向帝国和主权的论题”。她直言“香港回归是一次机缘,并直接影响了我的研究计划”。而她构思和写作本书之时,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系当时西方一种“霸权话语”。她直言是“帝国碰撞”而不是“文明的冲突”,影响了近代以来的中英交流,奠定了她写作此书的基本出发点。这种时空环境的考察,对于了解本书相当重要。但五年后中文译本出版时,“话语”概念更受关注,故而书名有所改变。
同时,对于正文的读书笔记,应当包括:总结每章主要内容与观点,摘抄书中精辟的画龙点睛式论断的语句,记录书中作者自我定位,写下读书时的感想、问题与疑惑。这几个部分缺一不可,可为写书评提供最重要的素材。
第二个阶段,独立思考,提炼特点,提出问题。全书读完,笔记也做得很详细,并不意味着真正理解了一本书的特点和价值,只是为进一步深化理解这本书提供了基础。一定要在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提炼出该书特点。任何一本好书,问题意识都很强,大多都围绕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展开讨论,所以弄清楚这本书所关注的问题,非常重要。事实上在做读书笔记时,应该都有所了解。独立思考,需要弄明白几个问题:
第一,在了解了成书的时空环境后,把握全书主要论题与观点。怎样去把握全书主要论题呢? 在读全书之前,先好好思考书名,认真阅读目录,大体上就能把握书的主要论题。对于书的目录,一定要引起重视,决不能忽视它!所谓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目录就能起到这个作用,也是能尽可能准确把握全书论题的最佳门径。再辅以阅读全书的笔记,细致考察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其层层推进论述的过程,就能够准确了解全书的主要论题和观点。
第二,掌握全书的创新之处和主要贡献,弄清楚其主要学术价值。评价一本书,一定要明白这本书的主要价值何在,要将其放在相应的学术态势之中去思考。这些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不易,如何做到这一点,可以先查查相关类似的书籍,在比较对照之中,给予其定位。当然对于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作者在序论和结论里面,一般会自我陈述,但是否真如作者所言,则需要书评者加以判断和分析。
第三,考察全书的史料范畴与来源。每一本历史书,都需要史料做支撑,史料运用如何,搜罗范围有多广泛,是否有新史料的发现与运用,都是书评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有新的史料发现和运用,自然就提升了书的学术价值。
第四,指明所评图书的问题。任何一本书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也都会有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能是侧重点的不同而引起的无意忽视,有的可能是因为某种顾忌而有意忽视,有的则可能是作者学识方面的不足,使之没有认识到,有的可能是作者认识到了,但因为客观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做到,这些都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些问题思考完毕,并有相应答案,就可以进入第三阶段,即写作阶段。书评的写作,就像写论文一样,可长可短。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养成先写大纲,再写正文的习惯。大纲非常重要,是思考和立论的过程,也是为了使得全文能够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下去,不至于写不下去的必要步骤。大纲应该包括每个部分的标题、主要论点、重要资料的提示。有了好的大纲,写作书评就完全不是问题,一定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一篇成功的学术书评,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呢? 知人论世,书评中应该先考察作者的学术背景,他写作此书的心路历程与学术动机,以及成书的时空环境。接着,结合著者的心路历程与写作动机,陈述、分析、论定本书的主要学术观点与贡献。在评述其主要贡献时,一定要放在相应的学术时空之中去考察,用比较的视野去评价,才能给予比较客观的定位。任何一本书,尤其是名著,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所以书评者在弄清楚著者的心路历程的前提下,将其主要贡献与价值陈述出来,说明书评作者真正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与意义。有此为前提,即便下文有所批评,大多也能为著者所接受。
评价一本书,一定要放在相应的学术脉络之中去考察,分析其是否有创新,从而给予恰当的学术定位。所谓的创新之处,一般有三:新史料、新观点、新理论,三者有其一,就有贡献。书中所用史料、研究视野与理论都是应当考察的对象。
最后,对书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辩与批评。诚如上面提到的,任何一本书都有其贡献,也一定有其问题,所以跟著者进行商榷,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只是批评之言辞,一定要注意分寸,且应只针对学术观点,绝不可进行人身攻击。要用“同情之了解”的态度进行讨论,决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更不能尖酸刻薄。书评切忌一味批评,丝毫不顾及一本书的贡献,只为了挑刺而挑刺,那样的文章不是书评,只是挑刺文章,也一定会引起反感。
再提一句,如果希望写一篇能够发表的书评,最好是选择最新出版的著作,因为一般杂志都愿意发新书书评,而不愿意发表很久以前出版的书的书评,一般是三年之内的书,对于名家或者名著,时限可以适当放宽。
总之,写好书评,是历史系学生一种重要的学术训练。除了多听听其他人的经验介绍之外,多阅读一些名家所写的书评,仔细揣摩其写法,甚至将所评之书找来阅读,试试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经过这样的训练,多进行尝试,相信一定可以写好书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