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大丰收和结构性缺失——“十七年文学”回顾
来源: 2021年07月27日 今晚报 第12版发稿时间:2021-07-31 09:59

  李新宇

  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将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革”之前这段时期的文学,称为“十七年文学”。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文坛经过短暂调整,就进入创作的高产期。尤其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文艺创作的产量更是节节上升。按照一般当代文学史上的说法,成绩显著的首先是小说,而小说中产量高、质量好的主要是两类:一是农村题材的作品,二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农村题材小说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写土改,写农业合作化,都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革命历史小说像《保卫延安》《红日》《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等,动不动就发行上百万册,让现在的作家们望洋兴叹。

  相比之下,这些作品确实写得不错,丰收是实实在在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五四时期,或者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三红一创”,再加上《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艳阳天》,大致可以代表那个年代的小说创作水平。除此之外,还有政治抒情诗和现代戏。政治抒情诗以郭小川和贺敬之为代表,而现代戏的代表是后来成为样板戏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大致也可以代表当时的戏剧创作水平。

  这些作品代表了那个年代文艺创作的水平,而且的确有特色。不过,我们只要后退半步,稍微冷静地做些考察,就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在文艺创作大丰收的景象背后,是结构性的缺失。一些板块生长极其茂盛,一些板块却迅速枯萎,有的甚至绝产了。文学的健全状态应该是时代生活和精神的完整表现——有达官贵人,也应该有底层普罗大众,有工农兵的生活,也应该有知识分子和商人的生活,有火热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也应该有温馨的家庭和缠绵的爱情;有慷慨激昂的战斗呼号,也应该有花前月下的低吟浅唱……但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文坛不再是这种多姿多彩、丰富繁杂的自然形态。

  这不奇怪,因为进入50年代之后,大一统的文艺格局开始形成——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应该这样写、不能那样写……这一切都已经摆在作家面前。文学表现的重点是工农兵,文学题材也有了新的划分方式:工业、农业、军队……别的都要往后排。在这种情况下,“五四”之后出现的“乡土小说”“都市小说”“知识分子生活小说”等不可能继续发展,商人、小业主、资本家,都不可能继续成为文学表现的重要对象。土改、合作化、革命战争历史、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都是重大题材,受到重视和鼓励;家务事、儿女情、人生、爱情、婚姻等个人生活类主题,日益减少,最后终于不见了。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是如此:在大众化的要求之下,赵树理式的传统叙事方式成为方向,通俗易懂成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上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代派小说、新感觉派、意识流之类,自然要退出历史舞台。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贯彻落实《学位法》 以法制保...
南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
南开大学三项目获国家社科基...
南开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
南开大学五项目获批研究阐释...
校领导带队赴济南市新旧动能...
南开大学-中海油服学科建设暨...
南开大学与擘雅集团举行合作...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实验室安全
陈雨露巡视期末考试考场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