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一封托孤信
来源: 今晚报2021年6月27日第8版发稿时间:2021-06-28 17:37

  作者:姜桂荣

  陈志远因脑炎留下后遗症,右侧手脚功能残损。与他告别时,他伸出了右手。我紧紧握住后,感受到了一种老而愈坚、残而愈强的力量——

  这让我想到,投身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陈潭秋纾国难而毁自家,出身书生却与工农热情拥抱,家境优裕却终生为真理而苦斗,舍生忘“子”。他是父亲,更是战士:“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生活南北奔驰,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所以决心将两个孩子送托外家抚养去了……”此时,陈志远正孕育在母亲腹中。

  当年,徐全直的生活非常艰苦。由于工作紧张,经济窘迫,冬天她只穿一身夹衣裤,外套一件毛线衣,顶风冒雪到处奔波。有时脚跟冻裂,血流不止,但她若无其事。她有时晚上出去,清晨才回来,头上身上沾满了纺织厂里的白棉花。她常常错过吃饭时间,就用开水泡饭吃。

  1939年5月,陈潭秋从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回国,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化名徐杰。1942年9月,投靠蒋介石的新疆军阀督办盛世才突然派特务包围了中共人员驻地,并软禁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人。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被军阀秘密杀害,时年47岁。“其实父亲完全可以躲过迫害,盛世才的叛变父亲早已察觉,好多人劝父亲去延安工作一段时间,但都被他拒绝了。”

  陈志远在翻阅资料中获悉:“敌人对父亲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让他在放有三角铁刺的方砖上站了三天,用蘸水的麻绳抽打他,父亲的脚底板都烂了,浑身上下都是伤,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从资料里看到父亲当时受到惨绝人寰的摧残,我差点晕过去,是心痛,但更多的是崇敬——父亲等老一辈革命人对党的事业抱有无比忠诚,任何钢鞭刺刀都无法刺穿他们坚定的信念。”

  “父亲牺牲后,周总理曾说过,潭秋同志一生的革命经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经常受命于危难之时。他顾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每次都能在形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正确应对,挽救危局,避免和减少了党的损失。”

  一首武汉颂歌《陈潭秋,你在一口乡音里》唱到:“南湖的红船,铭记下了你的功绩;高唱的国歌,声声在把英灵慰藉……老人在念叨你,孩子又问起你。陈策楼的陈潭秋,你在一口乡音里!”我也想用纯正的天津乡音大呼:“陈潭秋,你永远活在天津人民心里!”

编辑:蓝芳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南开大学“火山杯”AI应用创...
南开大学召开党建工作推动会
2025年南开大学科技周活动举办
南开大学举办第四届“碳中和...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