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让青少年成为科技强国栋梁
来源: 《今晚报》2021年5月31日第2版发稿时间:2021-06-03 20:31
 

  葛墨林院士(右一)在现场为市民签名。 本报记者 张立摄

  本报讯(记者 史莺)“科技并非高深莫测、晦涩难懂,而是时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应多从身边触手可及的现象入手,激发孩子们探索科技知识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思考,为祖国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葛墨林说。昨天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作为本市第26届科技周系列活动之一的“科教创新 筑梦兴国”天津科学技术馆专题邮品首发活动在天津科技馆举行,83岁的葛墨林院士来到现场,勉励青少年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担当创新发展重任的国之栋梁。

  大火箭、机器人、机械传动、浩瀚星空……天津科技馆里展示的众多“名场面”都跃然于小小邮票之上。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中国邮政此次发行的天津科技馆主题邮品包括邮票邮折、纪念封和系列邮资明信片三个品类,版面设计颇具科技感和个性化。“邮票是向公众传播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天津科技馆党委副书记、馆长姚剑波告诉记者,当前本市正在开展全域科普,希望以此次主题邮品发售为契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让更多民众参与到科普学习中来。

  为引导青少年从小学科学、爱科学,83岁高龄的葛墨林院士也来和孩子们一起庆祝科技工作者日和儿童节。尽管户外烈日炎炎,但他还是满足了所有孩子的签名要求,提笔写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祝福语,鼓励青少年树立科学理想、实现科学梦想。已是耄耋之年的葛院士如今仍坚持每周为本科生、硕士生上两堂物理课,将国际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青年一代,他说:“人们提起物理学就觉得望而生畏,其实物理并不难,我们用的电力、集成电路,医疗中的CT、核磁共振都是物理产物。教师要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最简单的语言和物理实验让学生明晰原理,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他们提出的大胆假设予以鼓励。就如同科技馆,让青少年在玩中产生探索某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兴趣,从而自主学习科学知识,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未来之才。”

  “如今,越来越多科技工作者投身到全域科普中,通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市民科学素养不断提升。”市科协副主席卢双盈表示,科协将肩负起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纽带的职责,调动本市150余万名科技工作者的热情,主动参与科普推广,形成人人科普的氛围。同时,主动为科技工作者排忧解难,让他们集中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21-05/31/content_15354_4529009.htm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材料学科发展研讨会...
南开国际先进研究院(深圳福...
天津外国语大学来校访问
南开大学率中国队获国际青年...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教育部调研组来校开展实验室...
自贡市蜀光中学校长一行来访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校领导率队赴石家庄调研生物...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