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中国网:找准“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的抓手
来源: 中国网2020-04-21发稿时间:2020-04-21 15:10

  “尽管疫情冲击严重,我们的基础工业保持正常增长,防疫物资供应和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有力,14亿人的基本民生得到了较好保障,社会大局是稳定的。”对于一季度经济数据,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看待“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发展?钟茂初认为,短期经济运行虽然受到影响,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遭受根本性的破坏。各层级管理者、经济主体,应通过必要的政策手段使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中的断点尽快恢复顺畅,使被疫情打乱的经济秩序逐步恢复,停摆的产业经济活动逐步复苏,经济损失得以最大程度降低,产业间的关联性影响得以弥平。从而使因疫情在就业收入和基本生活方面带来最大影响的群体尽快摆脱困境。

  钟茂初分析,从中期来看,应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回归到高质量增长的路径之上。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钟茂初在调研过程中关注到,近年来,北方多数省区的增长速度比南方省区下降更为明显,一些北方省区的人才、劳动力乃至人口都呈现净流出的态势。如何解决?钟茂初建议:“振兴环渤海区域”是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遏止南北发展差距拉大”是推动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主题。应把这个抓手和主题,作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纳入其中。同时大规模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此为着力点,制度性推动环渤海区域传统企业与市场经济发达区域企业之间的融入性合作,激活环渤海区域经济活力。如,支持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来兼并环渤海区域传统企业,使环渤海区域既有的资源、要素、产能得以有效配置和有效运转。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探讨进行制度创新,让潜在兼并者、战略投资者,成为改革方向的参与者、利益分享者,通过改革参与机制、权利分享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使改革方向得到广泛认同基础。此外,还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互联互通的技术应用平台,为这一区域的行政管理变革赋能,对政府行政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重构,改革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和新时代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打破部门间部门内部的壁垒。”钟茂初这样说。

  谈及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时,钟茂初表示,从稳定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今年稳增长的举措在于稳投资、稳消费。可以发挥各级政府作用,在各层面出台相应的经济刺激政策,如,出台需求扩张政策促进传统基建、“新基建”,以及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出台就业促进及基本收入保障政策,出台消费需求刺激以带动相关产业良性发展。以较为强劲的刺激政策推动产业经济活动复苏,以良好的市场预期信号带给整个经济体系以信心和动能。

   http://www.china.com.cn/txt/2020-04/21/content_75957117.htm

编辑:蓝芳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在津举办
数学、统计学与交叉科学博士...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校领导为三学院师生讲授“形...
【关注天开园】天开津南园·开...
【关注天开园】“创新驱动·产...
南开大学“五月的鲜花”唱响...
医教研融合发展研讨会举行
南开大学与中信资本签署战略...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