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光明日报:从叶嘉莹诗词中体悟家国情怀
来源: 光明日报2019年10月31日第2版发稿时间:2019-11-05 10:55

  作者:李东宾

  据报道,日前,南开大学举办了一场庆祝叶嘉莹先生归国执教40周年暨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合唱音乐会。会上,温哥华国韵合唱团特别献上了《回忆》《乡愁四韵》等歌曲,叶嘉莹先生旅居温哥华时曾多次聆听这些演出。诗词、爱国、回家……这些词语串联起了叶先生的一生,也让人无限感慨。重温叶先生的心路历程,对我辈同样是激励。

  叶嘉莹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少承家学,又蒙师教,叶先生一生诗词创作不辍、才情卓著,2008年被授予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被誉为“具有真挚之情思与敏锐之观察力,透视世变,深省人生,感物造端,抒怀寄慨,寓理想之追求,标高寒之远境,称心而言,不假雕饰,自与流俗之作异趣”。可以说,这与叶先生一生经历不无关系,历尽苦难、转徙漂泊,然内心深处那份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却绵长深厚、恒久不灭,尽现于诗词中。

  叶先生之家国情怀以1974年和1977年两次回国探亲为契机,发生了质的转变。叶先生第一次回国见到亲人,感受到祖国巨变;第二次回国则更深切感受到了人民建设祖国的热情和干劲。先生之家国情怀遂由之前“清者”的纯粹怀思转变为奋发有为的报国情操,像写于1978年、1979年的一些诗篇,集中体现了这一境界和情怀,如《赠故都师友绝句十二首》之十二:“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又如《水调歌头·秋日有怀国内外各地友人》:“天涯常感旧,江海隔西东。月明今夜如水,相忆有谁同。燕市亲交未老,台岛后生可畏,意气各如虹。更念剑桥友,卓荦想高风。虽离别,经万里,梦魂通。书生报国心事,吾辈共初衷。天地几回翻覆,终见故园春好,百卉竞芳丛。何幸当斯世,莫放此生空。”这些诗篇表达了叶先生欲在有生之年回国贡献余热,以不负深藏内心已久的殷殷赤诚报国心的强烈愿望。

  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是叶先生诗词中永恒的、最能打动人心的主题,先生“兴发感动”说的核心质素,乃在于诗中所具有的“正面的伦理价值”,她说:“这种感发生命在本质上所具有的伦理价值,是足以超过外表的一切局限,而常能使读者自其中获致一种激励感发的力量,因而形成一种正面的伦理价值的。”叶先生的家国情怀是其诗词中最深厚的“正面的伦理价值”,在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始终能给我们提供“激励感发”的力量。

  (作者:李东宾,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辑:蓝芳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外国语大学来校访问
南开大学率中国队获国际青年...
教育部调研组来校开展实验室...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自贡市蜀光中学校长一行来访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
2025“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
校领导率队赴石家庄调研生物...
南开大学与多所上合组织成员...
北京大学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