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南开大学两个创业女生的文化行旅 |
来源: 2019年4月10日 每日新报 第11版发稿时间:2019-04-11 11:59 |

|
林栋
近日,南开大学创业学生屠金歌、于慧慧联合瓷烧匠人反复尝试、不断优化,用来自南开大学的树叶成功烧制了“南开版”木叶盏。她们还打算以此献礼百年校庆。
“中国好闺蜜”
要把文化空间开在校园里
屠金歌和于慧慧是七年的同学、六年的室友,是彼此的“中国好闺蜜”。2015年9月,南开大学津南校区正式启用,原本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生活的旅游与服务学院学生也搬了过来。初具规模的津南校区尚不能提供很多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尚待建设。两个女生觉得生活空了一块儿:屠金歌想要创办一个适合安静思考、阅读的空间,帮助自己和周围的伙伴找到想要的节奏和状态;于慧慧期待能和同学们多进行线下的沟通、有深度的交流。就这样一拍即合,静象空间诞生了。
两个女生向学院提出了申请,学院很快给了反馈。“学校星空众创空间就坐落在旅游与服务学院内,由学院管理,学院就希望把这个空间交给她们运营。不收租金、不设障碍,支持学生放手去干。”旅游与服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中说,两个女生把空间的风格设计为新中式,希望融入更多的“中国风”,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学院的支持。辅导员高阳帮助她们优化方案、配套服务。建设静象空间的过程中,两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生跑起了家装商场,一遍遍地讨论空间的家具布局和软装设计。不少学长学弟下了课也来帮忙,学院、老师和校友都给了她们很多的帮助。静象空间开放后,同学们下了课就去坐坐,静象空间慢慢地成了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的一个小有名气的所在。有一次,静象空间举办捐书活动,有一个同学用了两个拉杆箱把自己的书都运了过来。很多学生毕业离校,有一些舍不下的小物件,就放在静象空间,等待喜欢它们的人。
文化行旅探寻古老艺术
原创一系列瓷器作品
除了同学们的小物件,空间里还摆放了很多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来自天南海北。在观察匠人的手作过程中,两个女生被匠人工作时的安静和专注吸引了,手工艺品里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也给了两个女生很大的震撼。经过一番考察和摸索,两个女生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创业方向:木叶盏。这是把真正的叶子烧制在瓷器之中,是大自然和手工艺的巧妙结合。
对这项技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后,屠金歌和于慧慧进一步关注了木叶盏制作匠人,发现了匠人和木叶瓷烧技艺面临的困境:年轻人不愿意成为匠人,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木叶瓷烧全凭手作,难以量产;移动互联网时代,匠人们面临营销困境;匠人之间缺乏交流,很难实现产品创新。两个女生决定与木叶盏行业的前辈和匠人建立合作关系,以互联网思维点燃了匠人们的期望。
随后,她们又走进名山古刹、古窑址,发起探寻古老艺术的活动。一些高校学子和青年匠人们加入其中,碰撞出了别样火花。静象团队文化行旅的足迹,变成了产品设计的创意。两个女生和匠人团队突破性地融合多个窑口经典制瓷工艺,进行了一系列原创瓷器创作。除木叶盏外,她们还联合匠人设计推出了“四谛杯”,把工艺和艺术结合在一起。
在创业的过程中,屠金歌和于慧慧找到了为自己做事的感觉。屠金歌还专门写了篇文章——《迷茫下的90后突围》。走上创业道路,屠金歌和于慧慧也确实是从迷茫中突围了,“读书期间找到自己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是一种很奢侈的际遇。”屠金歌说,“感觉自己在做的,不只是工作,而是事业。”新报记者刘德胜
通讯员林栋
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mrxb/2019-04/10/content_27851.htm
编辑:韦承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