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天津如何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本报记者采访专家学者解读—— 未来,天津经济前景可期
来源: 2018年12月26日 今晚报 第1版发稿时间:2019-01-04 18:13

  本报记者雷风雨

  针对今年本市经济运行呈现的四个主要亮点,本报记者采访本市经济学界专家学者进行解读,报道《积蓄起跳力量的一次深蹲》昨日刊发后引起反响。天津下一步该如何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运行会呈现什么新特点新现象,本报记者继续采访经济学界专家学者,进行进一步解读。

  经济总体呈企稳态势

  今年本市经济总体呈现企稳态势,年底接连而至的城市创新竞争力、营商环境、政务环境、金融服务、创新服务指数、城市综合排名等这些排名让人关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宗胜接受采访表示,“未来天津经济的前景可期。”

  陈宗胜认为,天津是个老工业城市,基础设施要转移,人、财、物、信息的流动有个过程,传统型转为现代型、数量型转向质量型非一日之功。陈宗胜说,下一步天津要立足自己干,充分把握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利好措施等,组织力量狠抓落实。同时,要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落实国有企业混合改造,加快推动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的配套改革,着重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力争改变高新技术投入多、效益差、产出少的面貌。

  深化改革打开发展空间

  天津攻坚难度大,这是天津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之一。“天津下一步的发展,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理念,通过深化改革打开发展空间。”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丛屹说。

  丛屹介绍,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的趋势、创新产业基金的管理、国有企业混改等问题,值得注意。这些关键问题的突破,要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完成。天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有产业创新的基础条件。“今年本市在结构调整,尤其是在高端高新产业化发展推进方面着力不小,国有企业混改推进力度也大,下一步发展更要解放思想,转变理念,这是需要自上而下不断推进的共识。”丛屹说。

  关注民生,提振社会信心

  作为宜居城市,天津实施棚户区改造,提高低收入者保障水平等,这些民生措施以及政策后续跟踪,是提振未来信心的切入点。“中国经济处在调整期,政策稳定性是重要因素,天津诸多改革措施,就是在这种‘稳’中推出的,出台政策后不再频繁调整,企业家和老百姓都有了信心。”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凤羽说。

  黄凤羽还强调,需要引导预期。本市该如何放开管制,怎样去探索市场,这也是一个提振社会信心,尤其是提振企业家信心的途径。另外,未来在本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仍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天津城市占比大,农村比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这一方面天津有优势,在农村土地流转上,要打造比其他省市更多的亮点。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在津举办
数学、统计学与交叉科学博士...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校领导为三学院师生讲授“形...
【关注天开园】天开津南园·开...
【关注天开园】“创新驱动·产...
南开大学“五月的鲜花”唱响...
医教研融合发展研讨会举行
南开大学与中信资本签署战略...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