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渤海早报:南开博士研究探索“水系锌离子”电池
来源: 渤海早报 2016年11月28日9版发稿时间:2016-11-29 15:51

科研成果亮相龙头期刊

  渤海早报讯(记者 李晶 通讯员 马超)近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宁针对“水系锌离子”电池设计出全新正极材料及电解液,首次将阳离子缺陷型锌锰氧化物(ZnMn2O4)用于正极,同时首次使用高浓度大阴离子电解液三氟甲烷磺酸锌(Zn(CF3SO3)2),使得锌离子电池的效能、安全性、稳定性等均有大幅提升和改进,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材料与化学类龙头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张宁为第一作者,其导师程方益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成果现已申请专利。

  “为什么电动汽车、手机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因为锂离子电池由于其特性具有一定安全隐患。”张宁介绍,我们将研究目标锁定为水系锌离子电池。在正极材料方面,张宁及其团队通过不断探索优化实验条件,利用低温溶液法成功合成了阳离子缺陷型ZnMn2O4用作正极。在电解液设计方面,传统的硫酸锌电解液存在锌离子沉积/析出动力学缓慢、库伦效率低等问题,表现为在同一电池体系中,充放电容量低、难以快速充电等。

  据了解,当前市场上金属锌价格为约2美元每千克,而金属锂价格约为300美元每千克;从年产量上看,金属锌年产约500万吨,而金属锂年产只有约4万吨;二者地壳丰度分别为80ppm和17ppm左右。锌资源廉价易得,更适于在生产实践中大规模使用。

  张宁坦言,这款电池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较低,约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一半,因此目前更适用于大规模储能体系,而不太适用于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未来工作,可以集中在开发高电压、高容量的正极材料,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张宁说。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材料学科发展研讨会...
南开国际先进研究院(深圳福...
天津外国语大学来校访问
南开大学率中国队获国际青年...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教育部调研组来校开展实验室...
自贡市蜀光中学校长一行来访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校领导率队赴石家庄调研生物...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