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命运坎坷的老人,20年来默默资助68名贫困学生,却从不留下个人信息,受助的孩子写来感谢信,他也从不回复。为了孩子们的求学梦,他和老伴一直节衣缩食,攒下钱帮助贫困孩子求学。他就是87岁的退休老党员、鞍钢集团公司炼焦总厂退休高级工程师房洪瑾。
感恩过去 亲属资助他读完高中
昨日,记者走进立山区光明街房洪瑾的家。这是一座老式楼房里的一套小双室,房间并不大,屋内的陈设也十分简单。最珍贵的是房老给记者拿出的一份名单,里面记录着这20年房洪瑾资助的20名特困学生。房老笑着说,这些孩子我绝大多数都没有联系,有的给我写过信,我也没回。只要他们能好好学习,以后成才,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房洪瑾出生在山东潍坊一个贫困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在亲戚的资助下读完了高中。1949年,房老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整个学习期间,完全是靠人民助学金和同学们的帮助完成学业。我上大学时穿的衣服是同学们送的,穿的鞋子是学校实验室为鞋厂送检的样品作检验后送给我。我记得很清楚,一名叫吕广煜的同学借给我一件棉大衣,我穿了三个冬天。因此,我对党、对人民始终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房老回忆着。
1952年,房洪瑾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鞍钢化工总厂当上了一名技术员。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他立志要把所学的知识全部贡献给企业,把为企业做贡献当作是报恩之所。入厂后,他就积极深入生产一线,刻苦钻研技术,每天摸爬滚打在现场。
在40多年的生产实践工作中,他始终刻苦钻研技术,先后掌握了焦炉砌筑,烘炉开工及焦炉调温等技术,在炼焦、回收、精制的设计及大中修工程管理、两座焦炉基建工程、12座焦炉大中修及烘炉开工、精苯系统、二回收系统大修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1958年11月,雷锋来到化工总厂工作。虽然不在一个车间,但雷锋的事迹和精神在他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时候他常常在想,雷锋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做了那么多有益于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和雷锋相比,自己幸福多了,雷锋能做的,我也要努力去做。
关爱下一代 资助贫困学子不留名
1997年11月中旬,已经退休的房洪瑾从媒体上看到一条、救助失学儿童的消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对上不起学的孩子,我不能视而不见。”房洪瑾说。
从此,每年3月5日“学习雷锋日”前后,鞍山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张澍都会接待房洪瑾,张主任介绍,房老个子不高,身板笔直,头发花白,眼睛有神,有一种老知识分子的淡然、温和。房老言语不多,每次都直奔主题——捐资助学,但他要“挑”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或是身体有残疾的孩子都在房老挑选资助的范围内。今年,他拿出积攒的2400元,一口气资助了8个学生。“房大爷坚持20多年捐资助学,风雨无阻,每次都不愿意留下姓名,也很少提及自己的事情,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都很受感动。”张澍说。
房洪瑾捐助的要求非常简单:找生活最困难的先救助。不打扰孩子,不搞任何仪式,只让孩子体会到关爱,健康成长,不因被救助而有任何心理负担。不透露姓名、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房洪瑾说:“如果这么多孩子和家长都跑来感谢我,那我资助他们的‘味道’就变了。”
关心残疾学生 给小璐璐送上新轮椅
1999年5月,经鞍山市妇联介绍,房洪瑾了解到铁东区长甸小学二年级残疾学生张璐璐患先天性脑瘫不能行走,自幼父母离异,靠爷爷奶奶养大,生活十分困难。房洪瑾决定做这个不幸孩子的代理家长,直到她年满18岁。2002年“六一”儿童节,张璐璐第一次登上鞍山烈士山的山顶,坐着房洪瑾刚刚给她买的新轮椅,眺望钢城的全貌,小璐璐兴奋不已,问问这儿、问问那儿,感觉什么都是新鲜的。“房爷爷,原来山顶这么美。你真是太好了!长大了我也要做一个像你这样的好人。”璐璐笑着对房洪瑾说。
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这些重要节日,房洪瑾都会带上饺子、元宵、粽子、月饼和水果去看她;每年“六一”儿童节和璐璐的生日,房洪瑾都会送去书籍、文具和生日蛋糕,领璐璐出去逛公园。考虑到小璐璐以后的生活,房洪瑾提前两年以小璐璐奶奶的名字开了个账户存折,每年定期存进去300元钱。在小璐璐18岁生日那天,房洪瑾将本利合计1006元的存折交到她手中,鼓励她以此作为启动资金做点小生意,走好未来的人生路。
心怀大爱 多次为灾区捐款
其实,房洪瑾退休后的生活并不宽裕。1997年开始救助困难学生时,自家3个孩子也需要钱。2009年,房洪瑾老伴不幸患上直肠癌,他一边为老伴治疗,一边节衣缩食助学。直到今天,老两口依旧住在一套70多平方米的老式楼房。20年间,老人用自己的退休金,先后资助特困学生、残疾儿童及向灾区捐款达4万2千元。最让同事、鞍钢炼焦总厂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郑雅清感动的是:房洪瑾夫妇俩给三个儿女立下遗嘱,将来身后决不过度医疗用在自己身上。
在房洪瑾的心中,“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应该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分担苦难”。1987年,他和妻子双双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告诉记者:“雷锋也在鞍钢化工总厂工作过,虽无缘相识,但雷锋精神鼓舞了我50多年。”
1998年南方水灾,2000年保护母亲河,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9年玉树泥石流……老人房间里的50多本荣誉证书和捐款证书记录了他的善举。其中汶川大地震,21年党龄的老人交了2100元特殊党费。
“帮助别人的人比接受帮助的人更快乐。对别人的帮助换取的是一副可以长期享用的快乐良药。在这近20年的帮扶工作中,我感到以前从未有过的快乐,也许正是这种快乐,使我的身心始终保持健康。”房老道出了他的长寿秘诀。
“活到90岁是我的目标,到时候希望捐助孩子的数量超过我的年龄。”房洪瑾说。记者崔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