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4月13日电(记者 朱虹)《我为村民卖山药》(本报4月12日19版)见报后引发关注。经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转发,南开大学张钧团队又卖出了16500斤山药,而他们的淘宝店也即将关闭。因为当地没有配套产业链,网上销售的每根山药都需要亲自到产地精挑细选,初步加工、称重、包装再运输,随着微博引发的销量井喷迅速降温,网店每天不到百斤的定货量已不够采购成本。
本报民权4月13日电(王汉超、张增峰)记者从河南省民权县了解到:当地政府已与阿里巴巴合作扶持农村淘宝合伙人,解决山药滞销问题。村淘合伙人组织了山药销售小组,在电商平台上推广山药。截止到目前,网上销售山药60万斤,村淘服务站销售15万斤。
为了打开山药销路,当地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与经纪人对接,扩大销售渠道,邀请周边及邻省县市山药销售客户及农产品经纪人现场品尝山药;加强“农超对接”,组织全县大型超市、商场主动采购本地山药;培训本土销售经纪人;加强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预警预报,指导群众在种植面积、品种和数量上合理发展。
当地还计划采取私人订制、网络众筹的方式推销:大城市的消费者可以在山药原产地私人订制一定面积的山药,到了假期可以到自己的山药地里看一看或是亲自打理体验一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查看山药种植的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