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渤海早报:92岁诗词大家叶嘉莹 讲坎坷命运 诉家国情怀
来源: 渤海早报 2016年4月8日11版发稿时间:2016-04-08 18:00

  

  渤海早报讯 (记者 杨扬)“要见天孙织锦成”,这是诗词大家叶嘉莹的一句诗,也是她6日晚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的讲座题目。在讲座中,叶嘉莹讲述了自己为何“叶”落南开的因缘,并用自己在各个时期创作的诗词解读生平往事。她坎坷多艰的人生经历和一片深沉的家国情怀,令全场千余名观众感动不已。她自比吐丝的蚕,70多年教授古典诗词,老去丝难尽,“我希望年轻人能够把我所吐的丝织成一片天上彩云般的云锦。”

  对于天津大剧院来说,叶嘉莹先生的讲座堪称盛况空前。原本安排在多功能厅的讲座两度更换场地,最后不得不在歌剧厅舞台上临时增设60多个座位。当天全场座无虚席,不少媒体记者干脆席地而坐。而92岁的叶嘉莹先生,在两个小时的讲座里始终站立在讲台后。

  叶嘉莹的一生十分坎坷。她1924年生于北京,少年时代遭逢国难,亲历七七事变,与远在上海的父亲音信断绝。刚刚考上大学,母亲病重前往天津做手术,却在回京途中撒手人寰。婚后随丈夫前往台湾,又逢白色恐怖,带着四个月大的女儿被关押起来,放出来后无家可归,只得寄人篱下,四处教书为生。后来辗转到美国、加拿大教授中国古典诗词,她本已打算像每一个普通母亲一样侍弄儿孙为乐,大女儿和女婿却双双遭车祸离去,给她以巨大的打击。“没有一个大的打击,小我就不会打破”,叶先生感叹,在那之后,她决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因此申请回国教书,任何待遇都不要,就连往返旅费都全由自己承担,就这样奔波了近三十年,后来得李霁野先生邀请才到南开大学任教。去年,南开大学为叶先生修建的“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她终于定居于南开园,“感谢南开大学,为我建造老年安居所在。”

  如此坎坷的一生,幸有诗词相伴。叶先生说,如果从小好好读诗,作诗就不是难事,但诗为心声,“如今很多人把诗歌当成应酬来写,那是诗的堕落。”叶先生在人生各个阶段所作诗歌都是由衷而发,特别是她对祖国无比深切的眷恋,令她在1974年归国之际,写下了洋洋洒洒1878字的长诗《祖国行》。“我跟诗词结了不解之缘,”叶先生说,“我之所以90多岁还在讲课,是因为我觉得我既然认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认识了这么多美好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就应该让下一代的人能够领会。”在她看来,古代诗人们的人格修养,是污秽人世中的一点光明,她希望把光明传下去,希望把中国传统文化美好的种子留下来。 (题图摄影 段超)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南开大学“火山杯”AI应用创...
南开大学召开党建工作推动会
2025年南开大学科技周活动举办
南开大学举办第四届“碳中和...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