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渤海早报:双校区同贺南开校庆日 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定居南开园
来源: 渤海早报2015年10月18日5版发稿时间:2015-10-18 16:03

叶嘉莹先生为来访者致辞。 渤海早报记者 游思行 摄

  渤海早报讯(记者 邵隽 通讯员 聂际慈)新建一栋“小院”,引入一位大家。10月17日,在南开大学96年校庆日当天,为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修建的“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叶先生定居于此。南开园因迎来了叶嘉莹先生,而更添一份诗意。

  学舍以叶嘉莹先生的号定名为“迦陵学舍”,是一座四合院式的中式书院,位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建筑面积约为550平方米。迦陵学舍东邻南开现存最古老建筑思源堂,西邻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故居宁园,这是继陈省身先生后,南开大学第二次为学术大家修建“学舍”。

  迦陵学舍集教学、科研、藏书于一体,并开辟文史资料藏室,专门陈列叶嘉莹先生带回的大量宝贵文史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启用仪式上,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与叶嘉莹先生共同为学舍揭牌。薛进文向为“迦陵学舍”建设做出贡献的捐赠单位与个人代表颁发了南开大学捐赠证书,叶嘉莹先生向代表们赠送诗词手稿。

  1979年叶嘉莹先生第一次回内地讲学时,曾写下“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诗句。站在新启用的学舍前,叶先生向所有为迦陵学舍建设作出贡献的人致谢的同时,也表达了继续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决心。

  她说:“喜欢中华古典诗词,是我的天性,我一生一世没有过任何成名、成‘家’的念头。一个人生到世界上,在社会中就应该为人类作出一些贡献。我从小就是读中华传统文化著作长大的,第一部开蒙的书,就是论语。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是我所注重的真正美好的理想,不是为了个人。从读诗词之中,我跟古人的理想、感情、心性有一种接触和共鸣,这可以提升我的一切,所以我不在乎身外的苦难。”

  她还表示:“希望可以把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把古代的诗人、词人们的生命、理想、品德,带着鲜活的生命流传下来,所以我虽然衰老,但将继续努力工作下去。”

  另悉,今年10月17日为南开大学建校96周年,也是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启用后迎来的第一个校庆日。“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云南校友林揭牌仪式”昨日举行,成为津南校区第一处挂牌的校友林。历时3年编纂的《张伯苓全集》也正式出版,新书首发式昨日在津南校区举行。

    http://epaper.jwb.com.cn/bhzb/html/2015-10/18/content_5_1.htm

编辑:吴军辉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数学、统计学与交叉科学博士...
南开五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南开大学首届教材建设奖优秀...
【关注天开园】“创新驱动·产...
南开大学与中信资本签署战略...
李宝荣教授应邀做客“中国式...
南开大学召开教代会工会2024...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蔡和森、...
【关注天开园】天开瑞来:农...
【关注天开园】人工智能赋能...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