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明 通讯员 姜书范)“能去南开大学学习深造,这在以前我连想也不敢想。”“南开大学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起的外来建设者‘圆梦工程’,为我们圆了大学梦,解了‘知识渴’。”日前,天津开发区外来建设者姚玉花领到了南开大学为其颁发的大学毕业证后高兴地说。
根据开发区有关部门与南开大学签订的“圆梦工程”协议,姚玉花与其他220名新学员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课堂完成了大学学历教育,领到毕业证书。6月下旬,《工人日报》记者从天津开发区了解到,自2012年南开大学与开发区政府签订“圆梦工程”协议以来,已经有1200余名学员被录取进行学历提升。
随着滨海新区的不断开发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建设者。“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劳动者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自2012年开始,开发区政府和南开大学签订了‘圆梦工程’项目协议,通过远程教育课堂为开发区有需求的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滨海新区学习中心主任邱桂敏告诉记者。
为减轻“圆梦工程”学员的经济负担,南开大学、开发区政府、参与企业分别资助1/4学费,通过入学考试的学员两年只需缴纳1/4的学费,大约2000元。从去年开始,开发区政府已经取消了对资助名额的限制。
经过两年半的学习,除了个别学员因工作调动需要延期,其余200多名学员顺利毕业,拿到了国家承认大专学历或是本科学历证书,毕业率在95%以上。
今年已是9岁孩子母亲的姚玉花来自山东济宁,从不会电脑开机到取得南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证,已是专科毕业的姚玉花参加完毕业典礼后告诉记者:“我还会继续‘圆梦’,争取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书,更好地为企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