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峰
后台在当时的津塘公路边上,靠近大直沽,那里有一幢三层的灰色楼房,是新华书店的河东区分店,河东区各个书店门市部都要从这里进货。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里成了河东区规模最大的一家书店。
由于这家书店地处偏僻,加之自己居住在小海地,去一趟很是不容易。但听几位书友讲,那里有不少好书,有些还是以前书店的库存。在那里,他们买到了尼克松的《领导者》,仅花了一块多钱;还买到了《铁托自述》,也不过两块钱。这些书都是内部发行,在一般书店见不到。他们还告诉我,在那里淘到了老版的《旧唐书》,品相虽然不太好,但全套16册还不到20元。这样,我的胃口就逐渐被吊起来了。
的确名不虚传——我第一次路过,就有了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收获。
早些时候,在图书馆负责采购的一位朋友问我要不要买《清史稿》,他和书店打交道,能够买到一些紧俏书。我说想存一部,但他又说其中少几本,书店也配不齐,因此可以打八折。《清史稿》是陆陆续续出版的,单本定价,一共48册。以前,我在八里台的旧书摊上买到第一册,它是全书的目录,可以当工具书使用。我犹豫了一下,对图书馆的朋友说,先买下来吧。书提来了,少其中的第一册和第四十一、四十二册——第一册算是解决了,但后面两册很不易配齐。旧书摊、旧书店里都能发现《清史稿》的残本,但就是见不到这两册。我为此还给出版这部书的中华书局读者服务部写信求购,也是石沉大海。每每看到书架上的这部不成套的《清史稿》,就感到一种缺憾。
真没有想到,几年之后,竟在后台书店买到了这两册。一天下午,我去河东区万新村办事,恰好经过后台书店,就走了进去。书店的空间很大,非常空旷,顾客很少,几个服务员在闲聊,我一排排地浏览着书架,突然,放在一个书架顶部的两册《清史稿》吸引了我,仔细看书脊,正是第四十一、四十二册!我请服务员拿下来,翻开版权页,竟然还是1977年8月的一版一印,定价分别为0.94元和0.86元,封底还印着“内部发行”字样。这两本书长期无人问津,书口上都是灰尘,封面也有些发白,但能够遇到,真是天意。似乎这两本书就是专门为我留的,因为除了这两本,再也没有其他单册。
买到这两本书,不仅使得《清史稿》得以配齐,而且使父亲和我收集的“二十五史”成了真正的全套。书友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为我高兴,说:“你的运气太好了,应该去买彩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