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光明日报:把握新闻时度效 为改革凝聚共识
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11月2日9版发稿时间:2013-11-04 11:14

  梁小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把握好新闻宣传的时、度、效。为迎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光明日报10月11日起在一版推出了《改革进行曲》专栏,陆续在头条刊发了《再访大邱庄》《简政放权:广东为全国探路》《北京:在机遇中寻找机会》等重点报道。这些报道主题鲜明,对时、度、效的把握到位,发挥了以新闻宣传为深化改革凝聚共识的作用。

  首先看报道对“时”的把握。“文章合为时而著”,这里的“时”指改革发展阶段和时代发展趋势。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智慧和勇气,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在《再访大邱庄》中,我们看到,20年前,天津大邱庄诸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弊端暴露出来以后,乡镇企业公有变民营,明晰产权,激发活力,企业恢复生机。今天,大邱庄人幸福感增强,改革也愈加深入,正在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努力奋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放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趋势。

  再看报道对“度”的把握。新闻报道只有对中国改革难度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才能符合群众的切身感受,令人信服。简政放权,进一步放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政府的“自我革命”,颇有难度。《简政放权:广东为全国探路》一文没有回避简政放权的艰难:“有些部门仍然以各种理由拒绝放权,都说上面有法律规定。”广东省的决心是:要在3年内建成行政最透明先行区。报道中说这种做法是“为全国探路”,就是注意到了“度”的把握,让读者看到了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后,必须以更大智慧和勇气,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最后看报道对“效”的把握。新闻报道只有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才能引发共鸣,进而有效地引导舆论。治理环境是大家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也是群众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期待之一。《北京:在机遇中寻找机会》一文,报道了北京采取的限房、限车、停钢、治污等重大举措和退、进、转等工作思路,回应了群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为深化改革凝聚了最大范围的共识。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

编辑:赖鸿杰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2025年高招咨询开放...
【学习教育】杨庆山讲授深入...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首届“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
南开大学科技创业孵化与成果...
​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
南开师生在天津市第五届公共...
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联盟执行...
校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